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光滑水筛

警惕皮肤瘙痒引起的疾病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9日    点击:[22]人次

警惕皮肤瘙痒引起的疾病

全身性瘙痒病:瘙痒常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由于瘙痒剧烈,长期不得安眠,会有头晕、精神忧郁、食欲不振等神经衰弱的症状。局限性瘙痒病:瘙痒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以肛门、阴囊及女阴等部位最为多见,如阴囊瘙痒症,女阴瘙痒症等。老年人因皮肤萎缩、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功能减退引起皮肤干燥后瘙痒,称为老年性瘙痒症。

一、西医系统疾病造成皮肤瘙痒的原因。

皮肤瘙痒症发病原因比较多。内因主要为机体内在的疾病,如血液病、肾脏疾病、糖尿病、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甲状腺机能异常、阻塞性黄疸、贫血、肾炎、习惯性便秘等。外因多为外来的刺激,如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的某些物质,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贴身穿着的化纤衣物等。冬季寒冷,皮肤干燥,夏季炎热,皮肤多汗,都可诱发本病或症状加重。

1、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肝胆疾病,包括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等,因血清和皮肤中胆盐浓度升高,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孕妇因怀孕时内分泌紊乱会导致"妊娠性瘙痒",原因为怀孕时雌激素和孕激素升高,产后会自动消失。

2、内分泌系统疾病:“甲亢”和“甲减”病人大约有19%发生皮肤瘙痒,但两者还有区别,“甲亢”的瘙痒出现较早,因“甲亢”者皮肤较潮湿,故夏季大多加重;而“甲减”的瘙痒出现较迟,且发展缓慢,皮肤更加干燥粗糙,更易诱发冬季瘙痒。糖尿病人因血糖升高,使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明显下降,更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诱发皮肤瘙痒。

3、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病人,尤其是进入后期(尿毒症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和尿素等代谢物无法排出体外,而在体内大量潴留,并随汗液排出体表,故引起全身性顽固瘙痒,其痒难忍。中老年妇女常因月经不调,白带增多,外阴不洁,卵巢病变,或因阴道滴虫和真菌感染而致外阴炎症等,常可发生外阴瘙痒。

4、血液系统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都伴有全身性皮肤瘙痒,有的表现为灼痛和刺痛,夏季加重,热浴后更甚,半小时后缓解,奇妙的是阿斯匹林可减缓此种瘙痒。缺铁性贫血患者约15%-20%出现全身或局部性瘙痒,补铁和纠正贫血后,即可解除瘙痒。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脑水肿和脑肿瘤等疾患,会降低中枢感受器止痒阈值,导致皮肤瘙痒。更奇妙的是,脑瘤浸润到第四脑室底部时,会引起面部鼻孔附近皮肤剧烈而持久的瘙痒,继而发展到整个面颊部。

6、恶性肿瘤:大多数肿瘤都可因癌细胞和代谢物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胃癌和肝癌初期常全身轻微发痒,随着癌程进展而瘙痒加剧。淋巴系统癌如蕈样肉芽肿、何杰金氏病等都伴有全身性皮肤瘙痒。直肠和结肠癌常表现为肛门瘙痒;各种白血病,肺癌和食道癌等伴有泛发性瘙痒。

二、皮肤瘙痒属中医“风瘙痒”、“痒风”等范畴。

皮肤瘙痒是指自觉皮肤瘙痒的症状,中医称之为风瘙痒。多因风邪外袭,或因血热内扰,或血虚失养、生活饮食失节、吸烟嗜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热内蕴,又外感湿热邪,内外两邪相博,充于腠理,浸淫肌肤所致。常见于各种皮肤疾病,以及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经前隐疹、妊娠风疹、阴痒等病。临床对以皮肤瘙痒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皮肤瘙痒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1.风寒外袭证:瘙痒多发于暴露部位,天气寒冷或气温急骤变化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解衣卧床时亦甚,皮肤干燥,恶寒、微发热,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浮紧。用药宜疏风散寒、调和营卫。

2.风热郁滞肌肤证:瘙痒好发于夏秋季节,气温干燥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卧床时加重,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出汗,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或干,脉浮数。用药疏风清热、调和营卫。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

医药卫生官网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