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的名胜古迹鄂伦春族风景如画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9日 点击:[23]人次
鄂伦春族的名胜古迹 鄂伦春族风景如画
仙人柱
黑龙江的鄂伦春族主要居住在呼玛、逊克、黑河、塔河、嘉荫等地。以游猎为生的鄂伦春人经常迁徙,每到一处都在有水有柴且附近动物多的地方搭起临时居住的“仙人柱”(又称撮罗子),它一般是用几十根桦木杆子支起一个圆锥形木架,周围盖上桦树皮或兽皮。
每一“仙人柱”可住六人,里面三面是床,一面是门,当中有一火坑,上吊一口带耳的小铁锅,屋顶开一小孔,以便出烟和空气流通。20世纪50年代,鄂伦春人定居下来,一般用木头筑成正方形的房子,上盖桦树皮,房子一面为门,三面用木杆搭炕床(类似蒙古族的炕,但不生火),床上铺桦皮或兽皮,在房内一角设锅台做饭。
鄂伦春自治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嫩江西岸,面积598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7.2%,境内有河流200多条及大量涵水、涵冰湿地,也是嫩江的主要水源地。
鄂伦春自治旗成立于1951年4月7日,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长江以北中华大地建立了北魏王朝——拓跋鲜卑人的发祥地。祖庙嘎仙洞位于旗政府所在地阿里河西9公里处,洞壁刻有公元443年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派大臣祭祖的石刻铭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