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建筑钢材

曹丕之后的曹魏集团为什么会没有强势的继承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点击:[20]人次

曹丕之后的曹魏集团,为什么会没有强势的继承人?

曹丕之后,为何魏国没有强势的继承人,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司马氏“篡魏建晋”,涉及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和一个孙子(司马炎)祖孙三代四位人物。

曹操生前没有称帝,称魏王。太子曹丕手下有位中庶子(官职名)司马懿,深得曹丕信任。曹丕称魏文帝后,司马懿任抚军将军、录尚书事。曹丕率军出征时,常把司马懿留在后方“看家”,负责“内镇百姓,外供军资”。曹丕死后,司马懿与曹真、陈群等奉诏辅佐太子曹睿继位,是为魏明帝。魏明帝在位期间,司马懿领军平定了蜀国降将孟达的叛乱,攻灭了割据辽东的公孙渊,抵挡住了诸葛亮发动的一次次北伐,威望剧升,官至太尉。魏明帝曹睿没有儿子,但有两个男孩以他儿子的名义封王,一位是齐王曹芳,另一位是秦王曹询。

魏明帝的这两个“儿子”来历不明,“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来者”(《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估计是他同辈兄弟的儿子,挂在他名下。魏明帝临终前将年仅八岁的齐王曹芳立为太子,同一天继位(没有确定帝号),有些书上称他魏齐王。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奉诏辅政。司马懿以太尉兼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权倾朝野。大将军曹爽虽是皇帝本家,手中却没有多少实权,对司马懿不服、不满,奏请魏齐王曹芳升迁司马懿为太傅,明升暗降,剥夺了司马懿的实权。司马懿怨愤不已,称病不出,在暗中窥测时机,准备反扑。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调集十八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蜀国,魏国大将邓艾出奇兵攻克成都,刘禅投降,蜀国灭亡。司马昭自恃功高,上奏魏元帝把他由晋公晋爵为晋王,封地增至二十郡;追封其父司马懿为晋宣王,追封其兄司马师为晋景王(《资治通鉴·魏纪十》注)。司马昭的这一举动,是他准备篡位称帝的前奏,但他也没来得及称帝就病死了。

司马昭死后,魏国的军政大权全部落入了他儿子司马炎手中。司马炎上任仅四个月,就预先设好圈套,逼迫魏元帝同意“禅让”皇位,自己假意“推辞”,他的亲信大臣们竭力“劝进”,一台假戏就演成了真戏。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十二月,魏元帝逊位,司马炎当上了西晋第一位皇帝,是为晋武帝。

杜兰大学排名情况

美国心理学大学排名

去美国读大学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