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不止一次与崇祯和谈崇祯为什么都拒绝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点击:[16]人次
皇太极不止一次与崇祯和谈 崇祯为什么都拒绝了
很多人都不了解皇太极和谈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皇太极曾不止一次主动提出与明朝进行和谈,但是最终都没有达成任何和谈的成果,究其原因是崇祯帝对于面子过于看重,最终没能避免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最终导致了灭国的悲剧。
朝贡与马市贸易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女真人阿哈出对明朝进行朝贡,明朝建立了建州卫。之后的几年时间,明朝陆续在东北地区设立了一百三十多个卫所,这些卫所的成立后,明朝大量任命了本地女真人为指挥使、指挥同知等职务。这些部落首领通过向明朝进贡以当地特产马、貂鼠皮、海青、阿胶、殊角(海象牙)等来换取明朝丰厚的赏赐。同时他们被允许通过以带货的形式,将贡品之外的商品出售到京城的市场。
和谈为何难?
站在今人的角度上看,明与清(后金)有不少和谈的机会,为什么都功亏一篑呢?个人认为其原因有三:
第一:崇祯朝没有缺乏高拱、张居正这样的政治家。
“隆庆和议”是明朝少有的通过和谈解决的政治问题,俺答封贡的达成,正是因为背后有高拱、张居正这样的政治家。反观皇太极的诉求与俺答汗相似,最初都比较简单,恢复互市,满足百姓的生活需求是他们的出发点。可惜的是崇祯朝无人能有张居正这样的魄力。
第二:崇祯的性格
崇祯错失了很多机会,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勤勉的皇帝,但是同时他也是一位费力不讨好的皇帝。崇祯帝刚愎自用的性格,决定了他并不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家。没有担当,怕承担责任,让他首鼠两端,瞻前顾后,如果他能抓住任何一次机会,明朝的结局可能就会改变。
第三:朝堂上的争斗
崇祯朝不乏名将,却都不得善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原则的朝堂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