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廉政的基础是什么包公文学有怎样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点击:[23]人次
包拯廉政的基础是什么?包公文学有怎样的特点?
包拯是北宋名臣,因廉洁公正、铁面无私且英明果决,被后世称为“包青天”或“包公”,是清廉的代表人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包拯为官时期的事迹,百姓一直口口相传,从包公能够流芳千古,为人敬仰的原因不难看出,清廉在百姓心中的重要性。作为一代清官,他有自己独特的廉政思想,这种思想我们应该继承,并且发扬光大。
从现存的史书可以知晓,包公廉政的基础是自觉树立廉政的目标,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多方面体现。“清心为治本,直道为身谋”,充分突出了包公清廉文化的核心思想,在这个基础上,“以民为本”的思想观念在任何时代都适用,秉公执法、敢于担当是百姓想要看到的法治精神。
2.影响
历史中流传于世的清官,都是以国家利益为先,勤政为民,其清廉从政、清心直道的品格是他们的闪光点,这一作为,在现在看来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现在的官员更应当去学习,把人民的利益和生活放在心上,这才是正确的为官之道。
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曾引用包公的《书端训郡斋壁》励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用以鞭策现在国家官员,要勤政爱民,切勿贪污腐化。总书记不止一次勉励国家纪检干部,“要肩负起现代的‘铁包公’的职责,对腐败现象实行‘零容忍’。”
“零容忍”,顾名思义,就是一丝一毫都不能容忍。对于腐败人员,不能纵容,而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只要腐败,就要严惩不贷,这样才能够发挥清廉政策的作用,借鉴包公文学,从而对我们当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起到重要影响。
总结
廉洁,自古以来都是被百姓称赞的好官不可缺少的因素。包公坚信,坚持以官清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自然可为国分忧,为百姓排忧解难,这个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应当被学习和发扬。这也是现在官员应当前进的目标!
包公所提出的廉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朝廷的政局,他的政绩不止体现在当时的宋朝,更多体现的是他个人人格和爱国情怀,这才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内容。这种爱国情怀升腾起来的崇高精神,便会成为一种永恒的文化品格,深根于中华土壤,有着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