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本有机会灭掉东吴他为何没能把握住这次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点击:[22]人次
曹丕本有机会灭掉东吴,他为何没能把握住这次机会呢?
曹丕的故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220年十月,曹操之子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基称帝,建立曹魏政权,自此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三国时期。此后,历经六十年的战乱,直到280年,西晋灭掉东吴,三国时期才彻底结束。其实,在三国初期,曹丕是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来灭掉东吴,结束三国纷争,可是他却没有把握住机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三路伐吴,大败而归
刘备起兵伐吴时,吴国将主力部队用来对付蜀军,这对曹魏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曹丕却错失良机。东吴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后,孙权拒绝向曹魏派出人质,双方关系破裂。曹丕大怒,决定兴兵伐吴,此时刘晔又站了出来,这次他表示反对,“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促”。
但曹丕不予理睬,还是调集了三路大军,讨伐东吴。结果在江陵之战中,吴将朱然固守城池,击退曹魏数万大军的攻击。其他两路魏军也遭到了失败。最终这场伐吴之战进行了六个多月,以魏军的失败告终。由此可见,曹丕虽然成为皇帝,但他的见识远不及曹操,也不能正确听取大臣的建议,丧失了终结三国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