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皇帝嫔妃众多晚清的国统三绝是什么原因造成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点击:[20]人次

皇帝嫔妃众多,晚清的“国统三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皇帝嫔妃众多,晚清的“国统三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我们知道,清朝晚期的同治、光绪、宣统三朝皇帝都没有子嗣继承皇位,史称“国统三绝”。纵观历史,皇帝都有“三宫六院”众多嫔妃,清朝也不例外,为什么会出现皇帝“绝后”的怪象呢?历史证明,这都是慈禧惹的祸。慈禧身为太后,本应盼望皇帝多子多孙,皇位后继有人。而她为什么要扼杀皇嗣,阻断皇脉呢?究其原因,还得从了解慈禧其人和宫内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入手。

慈禧,叶赫那拉氏,满族镶蓝旗人,父亲惠征任地方小官,生有三男二女,慈禧居长。她自幼聪颖,性情高傲,1851年十六岁时被选入宫,成为咸丰帝的“兰贵人”,次年封为“懿嫔”。咸丰六年(1856年)慈禧生下皇子载淳,1861年载淳继位,她晋封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同年慈禧勾结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击败“顾命八大臣”,开始“垂帘听政”,从此控制朝政大权。

图1 慈禧(1835年—1908年)即孝钦显皇后

下面通过具体事例来了解慈禧是用什么手段,使三位皇帝“无后”,自己一步步走向和巩固统治地位的。

1861年三十一岁的咸丰帝病逝在承德行宫,由他唯一六岁儿子载淳継位,年号“同治”。同治帝因年龄太小不能亲政,慈安太后又性格懦弱,不愿多管事,朝中一切事务都有慈禧一人定夺,成了大清国的实际掌权人。

同治帝十七岁时,慈禧“还政于君”,但没有把权力实际交出来,还由她继续说了算。同治帝大婚选皇后时,慈安喜欢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慈禧则欲迎立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两宫太后意见不一,要同治帝自选,结果阿鲁特氏被选为皇后,富察氏为惠妃,对此慈禧甚为不满。

皇后出身名门,习书达理,美丽聪颖,同治帝很喜欢她,据说不久便有了身孕。慈禧却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常找茬为难她,甚至不许她与同治同房,而要求同治对慧妃好。同治不敢违抗,但不喜欢慧妃,只好赌气独宿养心殿。

据野史介绍,同治帝因生活寂寞寡欢,常由太监带领到宫外“红灯区”寻欢,因此得了严重的性病(官书记载为天花)。同治病重时,皇后护侍左右,如两人说些私密话,慈禧都很不高兴,说媚惑皇帝,甚至叫来太监备“大杖伺候”。一次皇后情急之中说了句:“我是大清门抬进来的,请太后给媳妇留点体面”。慈禧一直为嫔妃,为咸丰帝临终也没有封她为“后”而不满,这句话戳到了她的痛处,对皇后更加仇恨。皇后受委屈,同治帝敢怒而不敢言,病情加重。

图8 郭布罗·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

溥仪先后有五位妻子,1922年娶郭布罗氏婉容为“皇后”,同时纳十四岁的额尔德特氏文秀为“淑妃”。婉容因疯病死于1945年,文秀在天津与溥仪离婚,都没有生育。1937年溥仪与中学生谭玉玲结婚,封为“庆贵人”,两人比较投缘。谭于1942年病死(一说被日本人害死),也没有子嗣。1943年溥仪封李玉琴为“福贵人”,在战乱中失散,无子女。1959年溥仪获释后定居北京,同护士李淑贤结婚,也一直没有后代。1967年溥仪病逝,葬于清西陵,终年六十二岁。

溥仪的五位妻子都没有生育子女是何原因?学者们一直在探讨、研究,至今仍无定论。

以上所述可见,造成清宫五十年未闻儿啼声的罪魁祸首是慈禧太后。她为什么会这样做?回答是两个字——权利。按大清祖制,后宫是不允许“干政的”。但由于慈禧胆识过人,熟谙政治,为了自己的私欲,使用各种手段,甚至采取扼杀皇嗣的做法,换来统治大清国近五十年,成为継历史上汉代吕雉、唐代武则天之后第三位中国的女“掌门人”。她的人生传奇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热点,其功过是非众说纷纭。

华盛顿大学世界排名

美国研究生中介

美国留学一年费用标准

美国大学数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