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视频插座

被日本奉为神书的海国图志为何不被清朝重视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点击:[24]人次

被日本奉为“神书”的《海国图志》为何不被清朝重视呢?

战争中,在武器装备旗鼓相当的情况下,想要取得胜利,思想就成为了其决定性因素。

而思想的传播方式,除了言传身教之外,就是阅读书籍。

有一个中国人,他如同黄昏时刻的猫头鹰,通过自己敏锐的感官,察觉并预告了天黑后的昏暗和悲凉,然而却唤不醒一个装睡的大清王朝。

这个人就是魏源。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江海夹角冲击地的虎门,销毁了一千多吨鸦片,这让包括道光皇帝在内的禁烟派欣喜万分,皇帝甚至批阅这次销烟“可称大快人心事”。

皇帝欣喜之余也不免嘉奖林公,在林公55岁寿诞之际,亲笔御提“福、寿”二字的匾额赠与林公。

然而这份喜悦之情还维持不到1年的时间,英国就派出军舰攻打广州,被林公击溃后,英军又北上攻打天津。

天津一直被视为大清朝的门户,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皇帝连忙派出议和使团和英国谈判,希望化解这次危机。

图:林则徐蜡像

道光皇帝很清楚,英国军舰就是为了烧绝鸦片,断毁贸易之事而来,正所谓“枪打出头鸟”,林公就成为了这次事件的“替罪羊”,而皇帝也是有意无意的想把事情的“锅”丢给林公,这也使得许多人跟风而至,纷纷参奏。

求和心切的皇帝显然已经分不清好坏,随后就把林公降职处分。

1841年,林公再遭陷害,而皇帝似乎是下了狠心,把做了“大快人心事”的林公革职,并发配伊犁充军效力。

林公带着悲痛的心情前往伊犁接受惩罚,在流放的途中,他见到了一位老友:魏源。

在这些维新人士中,著名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和其爱徒吉田松阴,依靠这本书不仅自制出西洋炮,还提出了“维新”这个主张,这在日本思想界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而“维新”的思想被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治天皇所支持,可以说,后来“明治维新”的发起,和这本“神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此后日本逐步从仇视西方转变为亲和西方,在这个背景之下,吉田松阴的爱徒伊藤博文于1863年出国留学。

反观清朝,第一次出国留学,还是在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强烈推荐下,才于1872年派出,可见大清王朝已经愚昧迂腐到了什么程度,即便是再来十次鸦片战争,也许大清朝依旧还在做着自己的“天朝大梦”。

当伊藤博文回国后,积极活跃在维新之路上,此后更是四次担任日本首相,并一手策划实施了“甲午战争”。

甲午的惨败,让日本收获了喜悦,而这份喜悦原本应该属于大清,日本维新的成功,也本该是大清的成功,因为这其中的所有观点,都是大清国的子民率先提出。

然而这些新潮的理论在面大清这潭迂腐的浑水时,却丝毫激不起任何的涟漪。

对于这本“神书”,大清国甚至连看都不想看一眼,却被日本人拿去当做珍宝来研习,可谓讽刺之极,可悲可叹之极。

申请康奈尔大学

斯坦福学申请条件

北京正规美国留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