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究竟有多痴迷于词作金陵城破时还在写词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19]人次
李煜究竟有多痴迷于词作?金陵城破时还在写词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三位君主,也是南唐末代君主。李煜不是个合格的皇帝,但他的词却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誉为词中之帝,作品千古流传。李煜也被后人称为:“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李煜对诗词有多痴迷?一个小故事,就能充分说明李煜对诗词的喜爱。
开宝八年(975年)十二月,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被北宋大军攻破之时,李煜还在宫内填词,他在《临江仙》中写道:
宋太祖毕竟是历史上少有的仁慈之君,虽然宋军灭南唐也费尽了周折,但他并没有为难南唐的被俘君臣,就连李煜也是免除一切罪责,只是为了惩罚他未能及时主动归顺,而特别加了一个带有侮辱性的头衔——违命侯。
从此,李煜就开始了在异国他乡辛酸的软禁生活。李煜虽然做了宋朝的俘虏,成了赵匡胤的阶下囚,但是,李煜的词人梦还未清醒。
李煜等把一切都安定下来后,他又想起在金陵城破那一刻填写的那首《临江仙》尚未填完,似乎是一个遗憾,因此,李煜斟酌了半天,又补齐了该词的最后三句: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仔细阅读全词,词的前面有南唐国势危亡、作为南唐君主的他没什么良策,只能终日忧思,而无可奈何之意。
最后一句当是词眼,一个“恨”字倒贯全篇,应该是李煜已经被俘于北宋都城汴京后,他作为亡国之君,才“回首”自己,检讨往昔过着那种纸醉金迷的宫廷生活,而不思进取,最终导致成为北宋的俘虏。
《临江仙》全词从开始写景徐徐道来,在写法上是虚实相生、内外结合,时空转换自然、顺畅,笔意灵活,喻象空泛,直抒胸臆却不失含蓄,柔声轻诉却极其哀婉动人。
正如晚清词家陈廷焯(1853—1892年)在《别调集》中所云:“低回留恋,宛转可怜,伤心语,不忍卒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