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被很多人推崇十个字贯穿了大明王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24]人次
明朝为什么被很多人推崇?十个字贯穿了大明王朝的开始和终结
明朝,由明成祖朱元璋建立,国祚276年,共传十六帝,是个有血性的朝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君王不死社稷在,天子提剑守国门。帝王是封建社会中的最高统治者,是古代社会中的焦点,于是围绕着帝王就会出现很多词汇。例如:帝王权术、帝王之道,这样的词语。如何做好一个帝王的箴言祖训,更是多不胜数。总之,帝王的生活就是围绕权力和政治。权衡利弊、制衡臣子成为一个帝王谋略的象征。在这样的思想熏陶下,我们就会生出一种,帝王都是因势利导、见风使舵的野心家,没有任何气节可言。对于帝王来说,割地赔款、和亲盟约、弃车保帅都是惯用的手段。
明朝最后一代皇帝崇祯帝,虽然是一个亡国之君,但在历史上留下的,基本都是他救亡图存,殚精竭虑的事迹。直到最后一刻,也未曾放弃。直到李自成攻破北京,大势已去,崇祯皇帝也没有像历史上其他亡国之君一样逃走躲避,更没有献国乞降。国破家亡的最后一刻,他也要用自己的方式抗争到底,写下一篇罪己诏之后,在煤山自缢殉国。用这样壮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后半句所说的“君王死社稷”。
这十个字,贯穿了大明王朝的开始和终结,更体现了一个君王与社稷同存的决心。小编曾听说,船长会选择和自己的船一起沉入大海。一个国家的君王也会选择和这片曾经属于自己的土地融为一体。明朝君主将社稷重任当作与生俱来的使命,这也是为什么明朝会成为很多人推崇的一个朝代,君主用生命践行了家国情怀,诠释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对脚下土地的热爱与执着,寸土不让,让中华儿女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