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实惨盘点小冰河时期发生过多少次天灾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20]人次
明朝实惨,盘点小冰河时期发生过多少次天灾
众所周知明朝后期遭遇到了地球小冰河时期,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明朝在小冰河时期发生过多少天灾,感兴趣的朋友就快来看看吧。
极度严寒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竺可桢注意到,清朝初年,一位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叫《北游录》的书,书中的一段记载,可以还原小冰期时中国江南的寒冷程度。1653年(顺治十年)阳历7月底,谈迁从家乡杭州出发,由运河坐船前往北京;11月7日,他到达天津,到18日运河就封冻了。
谈迁在北京住了三年,1656年(顺治十三年)阳历3月,等到3月7日,运河开冻,他坐船南返。由谈迁的记载可以推算出,顺治年间,北运河每年封冻的时间长达110天,比上世纪50年代,华北最冷冬天时北运河封冻的时间还要长。
明清小冰期时,在中国,就连气候一向温暖的珠江三角洲也遭遇了异常天气,广州等地频繁遭遇降雪,并出现牲畜冻死的现象。
有人认为清政权建立后,随着远道而来的马铃薯、玉米等耐寒高产农作物在中国的普及,农业经济才逐渐恢复。然而学者研究指出,清朝的马铃薯、玉米等耐寒高产农作物的产量事实上仅占全中国粮食产量的4、63%。
鼠疫爆发
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明朝末年蔓延到了京畿地区。明朝灭亡以后的1660年,气温正式步入了最寒冷的时期。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年刊研究指出,1660年—1680年以及1850年—1880年是小冰河期间中国北方及中部最冷的两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