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何能开创贞观之治他有哪些举措呢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14]人次
李世民为何能开创“贞观之治”?他有哪些举措呢?
唐太宗能够建立唐代盛世,李世民是凭借什么做到的?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开国后第二位皇帝,虽然说不是开国皇帝,但却拥有远超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历史地位,由此可见他骄人的执政成果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那么他能够开创“贞观之治”,建立唐代盛世,都有什么凭借呢?
贞观时期(627—649),由于唐太宗的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势极为强盛,出现了历史上艳称的“贞观之治”。这一时期,特别是贞观前期的主要业绩如下:政治方面,唐初沿用隋制,而略有改革,依然是三省六部制。
第二,在经济方面,继续推行武德末期颁行的均田制唐太宗经常派遣使者巡视各地,考察官吏,劝课农桑。他告诫使者到达州县时,当“遣官人就田陇间劝励,不得令有送迎,多废农时”。为了不误农时,唐太宗还在法律中规定,“诸非兴造及杂徭役,十庸以上坐赃论”。以此防止非时调用民工,有利于季节性很强的农业生产。
第三,在文化方面,唐太宗尊崇儒学,自称:“朕所好者,唯尧、舜、周、孔之道。”
为了培养更多通晓儒学的士人,唐太宗大力兴办学校。在朝廷设立国子监,下隶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种学校,收教各级官僚子弟。另有弘文、崇文两馆,专为皇亲国戚和大官僚子弟而设。在地方设京都学及府、州、县学,但主要是州、县两级学校。这些学校就其规模、种类、数量和课目来说,都比前代为进步。特别是专科性质学校的出现,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笔者对唐初制度上、文化上、军事上、经济上的详细分析,以及梳理,也就总结出了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的五大凭借:政治机构的建设、均田制、尊崇儒学和重视教育和科举、求贤文化纳谏、以及接受多元民族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