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国外新闻

李世民答应与薛延陀和亲为何中途反悔了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21]人次

李世民答应与薛延陀和亲,为何中途反悔了?

贞观前期,李世民与薛延陀结盟,对付强大的东突厥汗国。他曾答应与薛延陀和亲,为什么中途悔婚了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唐太宗李世民治国尊从儒家思想,施仁政,行王道,得到天下文人与黎民百姓的支持与拥护,但面对尔虞我诈的国际环境,如果死搬教条,一味强调仁义信用,就成了自缚手脚。而朝廷中往往就有一些冥顽不灵的士大夫,食古不化,不知变通,给李世民处理国家大事带来了困扰,对待薛延陀的问题,就是典型事例。

薛延陀部落是匈奴别种铁勒部的一支,隋大业年间,东突厥崛起,薛延陀等部落都依附其下,居住在漠北。唐初,东突厥颉利可汗倒行逆施,导致众叛亲离,而薛延陀部首领夷男素有威望,被压迫的各个小部落想推举夷男为可汗。

夷男心痒难耐,但摄于颉利可汗的淫威,不敢自立可汗。贞观三年,李世民派遣使者册封夷男为薛延陀真珠可汗,并赐予“鼓纛”(战鼓与旗帜)。真珠可汗的腰杆一下就硬了起来,漠北各部纷纷臣服与薛延陀。其实,李世民此举是“远交近攻”之策,让真珠可汗在背后牵制东突厥,为消灭东突厥做准备。

孔子当年住在陈国,要去蒲邑办事,恰逢公叔氏造反,扣留孔子,对他说:“你答应不去卫国我就放你。”于是,孔子与他订立盟约不去卫国,结果一出城门孔子便飞奔卫国而去。子贡说:“老师,我们刚订盟约,怎能背信弃义。”孔子说:“快走吧,这种盟约连鬼神都不会相信!”

这才是真正的儒家,高超的水平。薛延陀打着大唐的旗号扩充自己的势力,打算羽翼丰满后反咬主人一口,如此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此时与他讲究信义不是与狼谋食吗。

当真珠可汗拉着牛羊聘礼来到大唐,碰到了无比苛刻的点验官员,结果以失期不至,数目不够为理由悔婚。其后真珠可汗一蹶不振,于两年后的贞观十九年一命呜呼。两个儿子果然闹得不可开交,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一举平定薛延陀,从此北境安宁。

儒家思想对治理天下有很大的好处,但有些腐儒样样好古非今,迂阔而不切实际。还好李世民对国际形式有敏锐的洞察力,没有听信一面之词,果断悔婚,才解决了薛延陀这个大问题。

食品界杂志

新营销官网

网球天地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