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演义第三十四回杨元帅怒失军衣狄钦差忿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4日 点击:[18]人次
狄青演义第三十四回:杨元帅怒失军衣,狄钦差忿追功绩
《狄青演义》是由清代李雨堂创作的一本历史人物演义小说,叙述了传奇人物杨宗保、包拯、狄青等忠臣良将抗击外侮、斥佞除奸、忠君报国的故事。包公断狸猫换太子案,以及杨、包、狄与奸相庞洪的斗争都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杨宗保的老成持重,狄青的血气方刚,包拯的足智多谋,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十四回 杨元帅怒失军衣 狄钦差忿追功绩
当时杨青、范仲淹都道:“军衣既然尽失,须要逃走回朝,方得保全性命。”狄青道:“二位大人,征衣虽失,明日定然讨还。”杨青道:“征衣失在大狼山,你还想讨得回么?随口乱谈,休得多说,快些遁逃,埋藏姓字,方保得性命。”狄青道:“二位大人,晚生即未讨回征衣,如立下一战功,可以抵消此罪否?”范爷道:“征衣尚然管不牢,被强徒劫去,还有什么大功来抵此重罪?”狄青道:“小将匹马单刀,杀上大狼山,已经射杀赞天王,刀伤子牙猜,杀退西戎两孟洋,晚生虽然有罪,但此功可以抵偿。惟望二位大人明鉴推详,引见杨元帅,待晚生领些军马,克日讨回征衣。”范爷道:“缘何又是你收除此二贼了,吾却不信。”杨青道:“口说无凭,哪人相信,由你说得天花乱坠,且自去见元帅,由你分辩。”
当下三人进关,杨、范二人踱至无人之处,将书拆开,二人看毕,范爷道:“包年兄,若是狄钦差违了限期,本部便能一力周全,无奈军衣尽失,除非代补赔了,方得完善。”杨青也道:“大人,军衣一失,重罪难宽,叫我二人如何助他?除非圣上有旨颁到,方可免得,不是朝廷赦旨,哪人保得此罪!”当时二人将书收藏过,杨青又道:“范大人,若在元帅跟前,说明失了军衣,定然绑出辕门,立正军法了。”范爷道:“这也自然。”杨青道:“且不要说明,待他自往分辩,我与你见景生情,可以帮寸者帮寸,不可帮寸者,再作道理,范大人意下如何?”范爷道:“老将军之言有理。”
二人进至帅堂,杨元帅离位言道:“二位大人,军衣可无差么?怎查点得如此捷速?”二人道:“一一无差。”元帅道:“二位且坐。”范爷道:“元帅请坐。”当下传狄青进见。
当时杨元帅心中明白,哪里按捺得定,只得立起,一手还拿上方宝剑,一手接过家书一瞧,乃祖母来的家书,只因在帅堂上,不便拆了观看,且收藏袖中。明知祖母要包庇狄青,一把上方宝剑,发又发不出,放又放不下,正有些事在两难,便对范爷道:“礼部大人,狄青说焦廷贵拿回两颗首级,不知是真是假,须问焦廷贵才知明白,你道如何?”范仲淹听了,冷笑道:“狄钦差过却限期,罪之一也。失去征衣,罪之二也。冒功抵罪,罪之三也。辱骂元帅,罪之四也。将他处斩还太轻,理该碎尸,立正军法。”这几句言词,说得元帅脸色无光,只得转向西边,呼问杨青道:“狄青失去征衣,原该正罪,但有此大功,可以抵偿,须待焦廷贵回关,方能明白。不知老将军怎样主裁?”杨青道:“死生之权,全在元帅手中,缘何动问起小将来了?倘我劝谏不要斩他,又赔补不起征衣,此事牵连重大。我实不敢担当。”
杨元帅满脸通红,只得吩咐刀斧手推转狄青,问道:“狄青你既能收除了赞天王、子牙猜,可将其情由细细言明。”狄青带怒,大呼道:“杨宗保你且听着!”遂将在磨盘山失征衣后,往大狼山杀了二将,交首级于焦廷贵,先回关中报知情由,一一说明。又道:“我立此战功,可以抵偿失征衣之罪,你今贪冒我大功,害我一命,却是何故?”元帅闻言,心中不安,杨青笑道:“妙!妙!两颗人头,三人的功劳,这官司打起来,着实好看。”
元帅即吩咐传进李成父子,二人闻命,齐来进见元帅,只因官卑职小,自然该当跪下。父跪东,子跪西,启道:“卑职李成、李岱,谢帅爷赐宴。”元帅问道:“李成、李岱,这赞天王、子牙猜二将,乃狄青箭射刀伤的,你父子二人,为何冒认了他的功劳,该当何罪?”李成见间,惊吓不小,李岱更是慌张无措。李成心想:只道功劳是焦廷贵的,故立心冒认,希图富贵,岂知乃狄王亲功劳。也罢,事已至此,木已成舟,但抵罪不招,要冒到底了。便道:“元帅,实是卑职射杀赞天王,儿子刀伤子牙猜,岂敢冒别人之功,以欺元帅?”元帅道:“狄青,那李成、李岱现在这里,你且与他对质。”狄青道:“既捆绑了本官,杀之何难,何必多言!”元帅吩咐放了捆绑,觉得面无光彩,上方剑只得放下。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