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最新信息

赠同游者韩愈所作描绘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同游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4日    点击:[15]人次

《赠同游者》韩愈所作,描绘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同游者形象

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文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提出了很多写作理论,对后事具有指导意义。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韩愈所作的《赠同游者》吧。

游山玩水,是一个非常高雅又高兴的事情,连古代贤人都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多么美好的场景:大家伙聚在一起,唱啊跳啊,吃喝玩闹,嬉戏歌咏,乘兴而来,尽兴而去,且遗落一地欢声笑语,岂不美哉乐哉。

但就是这样的好事,却最怕遇到一个捣乱者,拖三拉四,杂七杂八,最后场面全被搅和乱了。这样的扫兴之人,偏偏被唐朝诗人韩愈遇见,所以恼火之余,专门写了一首诗把它记录下来,以供后来者欣赏。

从以上内容就能够很好地看出,整个诗作都是完全围绕着题目《赠同游者》而展开笔触的。前面两句,诗人指出由于同游者在时间上的耽搁所误,所以才会造成行色匆匆,以至于无法尽情游玩赏乐相关景物。这里所描写的,是来自于时间上的,也是已经过去了的场景。

而在最后两句,诗人用衬托手法,细腻描绘出正在进行的系列画面,展现着自己和“花里鸟”的一喜一烦的形象。单单一个“更与”,就凸显了两者间的冲突性,接续而来的“尽情”,既是对前面的补充,更是对同游者最为严重的指责和批评。

这首小诗,在诗人的高超手法之下,不动声色之间,把一个扫兴的“同游者“形象给描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然而,诗贵含蓄,诗人偏偏不可大张旗鼓地去抱怨,所以就旁敲侧击,左顾右盼而言其他,把另一个怨而难怒的形象呈现。两个形象,一急一慢,相互映衬,仔细品评之后,尤其觉得妙趣横生,意兴绵长。

广东安全生产技术杂志社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

福建茶叶

企业改革与管理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