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寇志第一百十七回下云天彪进攻蓼儿洼宋公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4日 点击:[20]人次
荡寇志第一百十七回(下):云天彪进攻蓼儿洼,宋公明袭取泰安府
《荡寇志》是清代作家俞万春创作的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此书草创于道光六年(1826年),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是对明代小说《水浒传》的续写,又称《结水浒全传》或《结水浒传》。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此书塑造了法术高强的陈希真、陈丽卿父女及云龙彪、刘慧娘等智勇双全、全忠全孝的形象,让他们去辅佐张叔夜围巢梁山,把一百单八将尽数擒拿杀光,其剥去也永世不得翻身,体现了“尊王灭寇”的宗旨。
第一百十七回(下) 云天彪进攻蓼儿洼 宋公明袭取泰安府
鲁绍和辞别回署,仰天长叹道:“微臣鲁绍和,明日见危授命矣。”一面传今点齐民壮,并本标兵丁守城,一面叫衙内出来谕话道:“我明日碎身报国了。我世受皇恩,分所应尔。你却不可随我同死,你祖宗血脉攸关,快去寻个逃走的路罢。”衙内惊道:“父亲何出此言?”鲁绍和道:“你只依我,休多问。”又自叹道:“云统制,我与你官船一别,不料从此永诀了。”说罢上马便行。
且说寇见喜见兵马已齐,怎好不去,且入内去诀别夫人,道:“夫人,我今夜就要升天了。”夫人道:“相公何出此言?”寇见喜过:“夫人,我的三十六路斧头,当初原是有名望的,近来有了些年纪,恐济不得事。更兼梁山贼兵,好生利害,如何敌得!我此去,包管你有头而去,没头而归。我也细细想过,活在这里,做这官儿,倒也担惊受吓,不如咬了牙齿,飕的一来,忍了一时之痛,免了一世之愁,而且落个好名望,总算为国忘身;儿子好谝个荫生官儿做做,又是一代衣食饭碗到手,岂非上算!”言毕,拍拍自己的头颈道:“脑袋,脑袋,我同你打伙一场,明日分手了!”正在合家言别,哭的哭,愁的愁,只见都监飞报道:“本府相公业已上城,请将军出师。”寇见喜伸伸舌头道:“险了,险了!”歪戴头盔,斜披铁甲,背了一把斧头,别了夫人上马,跟着大队兵将,一齐杀到秦封山。公孙胜已领兵杀出西谷,天已微明。寇见喜望见贼兵火把齐明,鼓角震天,兀自心惊,只得硬着头皮出阵,大叫:“泰安府总管寇大将军在此,草寇快来纳命!”贼军队里早飞出一个莽和尚,一禅杖打来,都监慌忙迎住。寇见喜便躲在都监背后,捧着斧头待劈,早吃王良、火万城看见,一齐骤马追来。只听得寇见喜阿呀呀一声,两戟齐施,早已了账。都监大惊,勒马回阵。公孙胜已领大队掩上,官兵失了主帅,无心恋战,大败而走,都监死于乱军之中。
公孙胜领兵直逼城下,督众悉力攻打。鲁绍和督兵抵御,枪炮矢石齐下,打坏贼兵无数。怎奈城内一无勇将,贼兵攻打不息,鲁绍和足足与贼兵相持了一日一夜。次日辰刻,武松、李俊已领兵由云梯上城,城上贼兵已满。鲁绍和料知事去,便向东京叩头道:“微臣今日致命了。”怞佩刀自刎而亡。城门大开,贼兵一拥而入。公孙胜一面差人到大营报捷,一面盘查仓库,吩咐众将:“这番休行杀戮。”使教李俊、史进速领四千铁骑管住各城门,安抚百姓,便将阖城壮丁,尽编名册,收为兵卒。那鲁绍和的儿子逃出城外,奔上都省,朝廷哀荣恤荫,后来也做得显宦。寇见喜的儿子也逃脱性命,受朝廷荫锡。不必细表。
且说宋江、吴用闻公孙胜得了泰安城,大喜,便教刘唐、三阮领兵二万,守住秦封山以备天彪,自己领大队进城。公孙胜等迎接,宋江一一慰劳,便入城大开庆功筵宴。席间,宋江对吴用、公孙胜道:“深仗二位军师,得此雄城,以是左制天彪,右击希真,无往而不利矣。”吴用、公孙胜皆称“兄长洪福”,众人无不大喜,尽欢而散。吴用便请宋江传令,教李应、徐宁、张魁将攻兖州的兵马撤回梁山,所有梁山事务,并嘉祥、濮州两处的策应,尽请卢俊义一人调度;命史进、李忠仍回莱芜,就命二人拨莱芜兵一万镇守天长山,以作莱芜保障;命穆洪、李俊仍回新泰;命刘唐、三阮就将二万人马驻扎秦封山,保护泰安。宋江领吴用、公孙胜二位军师,并鲁智深、武松、呼延绰、杜迁、宋万、朱贵、火万城、王良八员头领,统六万人马,坐镇泰安府。又到山寨调施恩、曹正同来协助,策应新莱,雄视山东。并知会梁山副都头领卢俊义,一体招兵买马,屯积粮草,以图振兴事业。计议已定,宋江喜不自胜,便问吴用道:“军师请看此时攻击何方为利?”吴用道:“且将基业立定了再议。”正说间,忽报:“云天彪领大队人马来也。”正是才称高枕卧,又遇叩门惊。有分教:秦封谷口,权充铁壁铜墙;汶水流头,翻作尸山血海。不知云天彪如何部署而来,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