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寇志第一百十五回下高平山唐猛擒神兽秦王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4日 点击:[19]人次
荡寇志第一百十五回(下):高平山唐猛擒神兽,秦王洞成龙捉参仙
《荡寇志》是清代作家俞万春创作的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此书草创于道光六年(1826年),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是对明代小说《水浒传》的续写,又称《结水浒全传》或《结水浒传》。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此书塑造了法术高强的陈希真、陈丽卿父女及云龙彪、刘慧娘等智勇双全、全忠全孝的形象,让他们去辅佐张叔夜围巢梁山,把一百单八将尽数擒拿杀光,其剥去也永世不得翻身,体现了“尊王灭寇”的宗旨。
第一百十五回(下) 高平山唐猛擒神兽 秦王洞成龙捉参仙
唐猛问取参仙之事,徐和道:“我已说过了,今夜去取。那参仙最喜扑灯光,最爱的是木香,最怕的是五灵脂。我早已准备下五七斗五灵脂,数十斤木香屑,只须用红纸糊一个绣球灯儿,用长绳拴了。此处山这面有一洞,名秦王避暑洞,最是幽深。那一头洞口,先用五灵脂截住去路。他生长之处,我却认识,在中峰左侧,只将木香屑迤逦洒至秦王洞。将灯放在前面洞口,一人躲在里面牵住绳索,待他来扑灯火时,将灯牵入洞里,引他进洞。须得一快走的人,速将五灵脂截断归路,然后进洞去捉,他自不能逃走也。”后猛道:“妙哉!撒五灵脂,须得我去。”范成龙大喜。
当日无话,看看天色将晚,众人都吃过了饭,徐溶夫的娘子巳糊好一个绣球灯儿。溶夫道:“去的人多不得,只消两三个伴当,负了药布袋去足矣。”众人依言。当时徐和留两个儿子并不去的人在家里,自己同了范成龙、唐猛,带了药布袋、红灯、绳索,缓步进山。到得山里,星斗满天,月明如昼。看看已到秦王洞口,徐和立住脚,指着一处峰峦道,“那里便是参仙根本之地,此去不远。二位不必上前,只须在此安排,我上去散木香屑。”范成龙听了,便去洞后撒下五灵脂,余多的都交与唐猛。徐溶夫同那几个伴当背了木香口袋,到中峰左侧,将木香屑倾出,迤逦洒下来,直洒到秦王洞口。那范成龙已将红灯点起,放在洞口,将绳拴好了,拿着绳头走入洞里去。徐溶夫同后猛等众人都走下山坡,在树林里躲了,只留范成龙一人在洞里。
徐溶夫在深树内,眼不转睛的盼望那参仙。星移斗转,直到三更时分,果然隐隐的望见一个孩子,从峰后跳舞出来,光赤着身子,望去约有四五岁大小。唐猛喜道:“来也!”徐溶夫忙叫:“休高做声,快躲了。”那参仙出离了地面,朝礼了星斗,参拜了四方,跳舞一回。蓦地闻见一阵木香香,各处寻觅,寻着了木香屑,跳跳舞舞,一路寻来。不觉到了秦王洞口,看见了那绣球红灯,甚是欢喜,便远远立定了看,慢慢的上前,用手来取,只见那红灯滚入洞里。可怜草木精灵,初成气候,那里料得人心机诈,便追了红灯也进洞里去。徐溶夫望得明明清清,叫声惭愧,忙叫唐猛快下手。唐猛提了五灵脂袋,三脚两步蜇到洞口边,把五灵脂撒满地面,更无隙缝。那参仙觉得有人,忙逃出来,见了五灵脂,不能跨过,急反身入洞里。范成龙从里面扑出来,参仙大惊,前后无路,只是四面乱撞。唐猛撇了布袋,抢入洞来。那里面黑洞洞地,只听得参仙哭叫,没处捉摸。少刻,徐溶夫同几个伴当点了火把,一拥进来。参仙乱哭乱叫,走投无路。众人七手八脚,乱扑乱赶,逼到一个狭窄所在,吃范成龙一把抓住。徐溶夫上前看时,更喜是个男子身,忙叫:“哥哥手放轻些,看捏杀了。”当时范成龙大喜,抱入怀里,忙出洞来,齐回旧路。
那参仙一路啼哭,只叫饶命。徐溶夫老大不忍,叹道:“也是你的劫数,为国家大事,也顾你不得了。”范成龙既得了参仙,众人无不欢喜,飞奔回来。下得山时,平地上行不得百十步,离徐溶夫家已是不远,听那参仙,声息全无,动也不动。范成龙道:“不好了,想是抱得紧,捏死了。”教把火把来照看。却不防那参仙尽力一挣,范成龙捉不住,好似有人夺去的一般,吃他挣脱落地,一溜烟往山下飞跑的去了。唐猛忙飞步追去。饶你唐猛脚步如飞,那里奔得他过,只见他在前面好一似断线的风筝,轻如禽鸟,在山上一直飞去。范成龙、徐溶夫同众伴当只叫得苦。唐猛赶了一程,已是无影无踪,追赶不上,气急败坏回来。范成龙目瞪口呆,罔知所措。正是:水银入地难收取,鹞子钻天没处寻。不知那参仙究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