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室内装潢

曹参担任丞相后为何整日作乐不理政事呢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1日    点击:[18]人次

曹参担任丞相后,为何整日作乐、不理政事呢?

萧何去世,曹参成为汉朝的第二代丞相,然而曹参整日里却只是饮酒作乐,不理政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这可急坏了刚刚上位的汉惠帝刘盈,他准备将曹参叫来训斥一番。

在汉初的功臣中,曹参的履历和地位,是仅次于汉初三杰的存在。

早在刘邦起兵之前,曹参就是县里正式公务员-狱椽,也是刘邦早期的队伍里唯二的秦朝官吏出身(另一位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的后勤部部长萧何)。

跟随刘邦起兵以后,萧何一直负责后勤工作,而曹参一直是军中大将,屡立战功,后又长期以随韩信转战各地,既是韩信的副手,也是刘邦派在韩信身边的监军。

刘邦建国以后,曹参也曾长期担任左丞相、齐国相国/丞相等官职,其履历之丰富,连汉初三杰都难以比肩,属于刘邦麾下少有的军政全才。

所以,当萧何去世时,曹参对身边说,收拾行李,皇帝一定会叫我继任丞相的。事实果然如此。

然而不久,皇帝刘盈就对曹参的无所作为表示不满,他对曹参的儿子、近侍曹窋说,现在新帝继位,政治经验浅,正是需要丞相励精图治,多加辅佐的时候,曹参这样无所作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曹窋趁着休假就把这番话说给了曹参,不料曹参大怒,将曹窋狠狠的打了一顿,说,国家大事你一个小孩子家家懂什么?

作为政坛老手,曹参明了解这是皇帝的意思,却还敢于如此,只能说明曹参对此早有预见和准备。果不其然,当刘盈召来曹参亲自问询的时候,曹参不慌不慌地问了刘盈两个问题。

他问刘盈说,您和父亲高帝刘邦相比,谁更英明圣武呢?刘盈只好回答,当然比不过高帝。

曹参又问刘盈,我和萧何相比,谁更贤能呢?刘盈没好气地说,看起来您好像比不过他呢。

曹参等的就是这句话,他顺势说道,既然您不如高帝、我不如萧何,那么高帝和萧何已经打下了天下、制定了制度,我们只需要按照制度执行不就好了吗?

刘盈被怼得无言以对,只好称善。这便是萧规曹随的故事。

对于这个故事,后世多有溢美,被认为是无为而治的典范。然而,事实上,就曹参的作为来讲,与其说是无为而治,毋宁说是尸位素餐更加妥当一些。

那么,问题来了,即使惠帝刘盈没有发现这个问题,那么为何后世不但没有指责曹参,反而对曹参的行为多是赞赏和称誉呢?事实上,曹参并不是真正的尸位素餐,他的无为而治背后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曹参早在齐国丞相任上,就以黄老之术治国而闻名,当上汉帝国丞相之后,他将这一套进行了进一步升华。

史载,曹参上位之后,专门招揽了一批性格朴实又不善文辞的人为丞相属吏,而将那些文字苛求、追求声誉的属官统统辞退。(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而作为一个女性执政者,这是再合适不过的方式,因为她能依靠的只有吕氏,只有将吕氏和刘氏联姻,才能将刘氏和吕氏进一步结成政治联盟,对抗日益强大的功臣集团。

那么,有人说了,既然曹参的心里藏着这么一个大阴谋,为何曹参死后还被千古传诵,一边倒的好评呢?

因为在汉初这场政治斗争中,最终以刘氏和吕氏落败,而功臣集团获胜为结局。

高后八年,吕后去世,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集团迅速反攻,将吕氏灭族。

因为刘邦生前广封宗室,功臣集团不敢明目张胆地打出反刘的旗号,只好以血统不正的理由将刘邦与吕后的嫡系子孙斩杀殆尽,而后依旧拥立无根无基的代王刘恒做皇帝,以期继续掌控朝政。

此时的皇位上虽然看似还是刘氏,但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刘氏了。

刘恒无根无基础,他的成功上位原因之一就是与功臣集团达成了政治默契,以共同倒吕为口号。所以,汉文帝的上位标志着,汉初功臣集团的政治形象盖棺定论。

虽然后来功臣集团在文帝、景帝和武帝的努力下消弭于无形,但这种形象一直都没有被改变。而曹参作为功臣集团最初的政治代言人,也是功臣集团无为而治的形象代言人,自然被千古传诵了。

而且,中国的史书的执笔者一直是士大夫群体,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一直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希望君主垂拱而治,而自己这个群体掌控实权,掌控这个国家的内政。

曹参的种种作为,不正是这种政治模式的最好体现吗?那他们当然会世代奉为圭臬,用来教育后来的皇帝们:看吧,皇帝垂拱,而士大夫治国,这不是从老祖宗传下来的最好的治国模式吗?干嘛要学吕后牝鸡司晨,那是没有好结果的。

艾优网点卡平台

u渠道

u渠道合作大厅艾奇在线旗下实名制高返点开户渠道对

优启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