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安禄山是怎么死的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1日 点击:[13]人次
揭秘:历史上安禄山是怎么死的?
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族巫婆。相传,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祷扎荦山(突厥尊扎荦山为战斗之神),遂于长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
安禄山之死安禄山原患有眼疾,自起兵以来,视力渐渐减退,至此又双目失明,看不见任何物体。同时又患有疽病,性情变得格外暴躁,对左右侍从稍不如意,非打即骂。稍有过失,便行杀戮。他称帝后,常居深宫,诸将很少能面见他议事,都通过严庄转达。严庄虽受亲重,也时而遭安禄山鞭挞。宦官李猪儿常为安禄山穿衣解带,服侍左右,挨打最多,怨气也大。
那些值宿的宫女、太监虽然被惊动,但严庄拿剑指着他们,厉声说:“不许声张,谁要说出一个字,全家都不得活。” 第二天清晨,洛阳宫中钟鼓齐鸣,文武百官齐集后,严庄高声宣读“圣旨”立安庆绪为太子。过了几天,又宣读安禄山退位“诏书”,安庆绪即位为帝,尊安禄山为太上皇。这样,死了好几天的安禄山又当了几天的太上皇,才被宣布驾崩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