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成死后洪秀全一口气封了2000多位王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1日 点击:[18]人次
陈玉成死后,洪秀全一口气封了2000多位王爷
在历史长河中,洪秀全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1862年6月,英王陈玉成中了随风倒分子苗沛霖之计而被逮捕,随后便被送往清朝八旗将领胜保军营,受凌迟而死。陈玉成在临死之前说了很多经典的话,例如:“湘军堪为对手者,唯二李一鲍尔”,二李指的是李续宾、李孟群,一鲍则是大名鼎鼎的“霆军”总头目鲍超。对于叛徒奏王苗沛霖,陈玉成直接破口大骂:“骑墙草,风吹两边倒,龙胜帮龙,虎胜帮虎,将来连一贼名也落不着。”实在是霸气。此外,陈玉成还说:“天国失去我,也就失去了一半”,他的牺牲便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一大损失,半壁江山都搞没了。不过,洪秀全却不这么认为,陈玉成在河南延津受凌迟后不久,洪秀全便大规模分封诸侯王。要知道,陈玉成英王这称号可是经过一系列拼杀才获得,而1862年之后,随便个小人物都能封王,这实在是有意思。
1851年1月,在清朝专制统治下憋屈了十几年的洪秀全发出一声怒喊,率领几万拜上帝教徒在桂平金田村举行武装起义,宣布挑战大清帝国。1851年9月,罗大纲率2000千天地会武装充当前锋,一举拿下永安,这是太平天国征战以来占据的第一座城池。同年秋,洪秀全在永安分封建制,东王杨秀清九千岁,西王萧朝贵八千岁,南王冯云山七千岁,北王韦昌辉六千岁,翼王石达开五千岁,此为太天国首义五大王。1854年西征第一期获胜后不久,秦日纲封燕王,胡以晃封豫王,均因战功显赫受封。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宣布不再分封,但因军事、政治斗争的客观需要,他又封蒙得恩为赞王,洪仁玕为干王,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除了蒙德恩这关系户,剩下三位都算是实至名归,理应受封。
整体而言,在1862年之前,在太平天国阵营能封为王的人不是很多,也就十来个左右,这含金量还是很高。不过,就在陈玉成死后不久,洪天王却大规模分封诸侯王,不到两年时间里就封了两千多位王爷,其中之原因究竟何在?
制约忠王李秀成权力,瓦解翼王石达开集团,在诸将间维持战略平衡,从而实现大权独揽。晚清天才战略家冯云山在创建摆上帝教时就为太平天国设计了一套有别于明清君主专制的政体,即是实行“军师负责制”,让天王成为“虚位”元首,临朝不理政。所以,洪秀全并没有实际权力,如若各路诸侯不听调遣,他压根就没有办法。但是,洪秀全是一个权力欲望十分强烈之人,他自然不会堪愿当一个“虚位”元首,他要做真正的“天子”。很遗憾,洪天王理想很美好,现实则很骨干,他连直属部队都没有,因为军队都掌握在各将领手中。所以,为了实现大权独揽,为了防止某家独大对洪氏江山造成威胁,洪秀全只好将有点实力的将领悉数封王,让其平起平坐,相互制衡。
李秀成和石达开是躺枪人,因为当时他俩算是比较有实力。陈玉成在安庆城下浴血奋战之时,李秀成却在江浙一带拓展地盘,将杭州、苏州、常州、嘉兴、宁波等富庶之地据为己有。利用江浙的巨大财富资源,李秀成得以大规模扩军,再加上石达开部下归来进入其麾下,李秀成很快便拥有几十万雄师,这让洪秀全大为惊恐。为此,洪秀全大量分封李秀成部下为王,以分割他权力和地盘,例如陈坤书跑到常州后,洪秀全立马封他为护王,这让李秀成大为不满。在《自述书》中,李秀成直言不讳地说洪天王在玩弄权术,搞“滥封”,这是天国十误之一。翼王石达开虽然带着10万将士外出搞单干,但却没有胆量完全脱离洪家王朝,因此不敢给部下封王,所以部下叛逃众多。洪秀全趁此良机,只要从翼殿回归太平天国的将士,几乎都封王,彭大顺、朱衣点、童容海、汪海洋等便是代表。洪秀全此种做法目的很明显,即是要瓦解翼殿集团,报石达开单干之仇。
总而言之,英王陈玉成死后,太平天国军事局势恶化,这是洪秀全搞“滥封”的客观原因,这是激烈将士杀敌士气需要。当然,洪秀全“滥封”的根本原因还是出于大权独揽和维护洪家王朝的需要,在诸将间搞平衡术,保证洪氏江山的安全。很遗憾,“滥封”的结果是太平军指挥失灵,诸侯王离心离德,加速了太平天国灭亡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