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膜果龙胆

赵国最终失败真正原因是使用纸上谈兵的赵括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点击:[15]人次

赵国最终失败,真正原因是使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吗?

赵国上党在手,确实守之足矣,前期廉颇也稳稳守住。不过根据当时的情形,北边李牧吃紧,赵国两线作战,国内又农业歉收,国家经济压力极大。单从上党战场的军事而言,赵国比秦国占便宜。但算上国力,赵国其实耗不起,军事上赵国在耗秦国,举国而言,则是秦国在消耗赵国。

赵括会主动出击原因有三:1.前面说了赵国变法不如秦全面彻底,所以国力不如秦,无法再坚持固守以待时机的战法,所以赵括提出出击战略时赵王决定他替代廉颇,赵括上任后只是按他的策略走。2.秦故意示弱,白起装病不出(后秘密上任)如果换在当时,或许不只是赵括,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时机已到,可以出击。

我们是知道了结果才去批评的看,换在当时换做是你,对方无敌的主将已退,军心不稳,又到处有人说他们只怕你,加上你上任就是为了出击,所以必定会作出全军进攻的决定。3.赵括的问题他父亲赵奢已经点出“轻言兵事”。可以看出赵括有才,有谋有魄力,但毕竟年青并且在政治方面有缺陷。赵括以为赵军出击,赢了另五国不会任由赵吞秦,出兵分秦,败了另五国不会由秦吞赵,出兵救援,秦顾此失彼,逆转而胜。可是白起做到了一点,围而后歼。赵括失算,成千古笑柄。

国力和经济潜力,秦国可比赵国强。赵国的改革更多是军事方面的,不彻底。秦国的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就算补给线长一点,拖下去,还是秦国的胜算要大一点。赵国国内太乱,私斗、凶杀之风太盛,政局不稳。秦国已经基本杜绝私斗,“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政局平稳太多。比一下两国权力交接的历史就知道。经济更不用比。再加上经济,我觉得还是秦国厉害一点。

因为秦换将,赵不换将死的还要惨,秦国还能再耗三年,赵国耗不了两年。任廉颇这边不败,苦支两年,难道他国不会到赵国分杯羹,而从地势来看,能攻秦的只有楚,当然他也的确那么做了。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