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破匈奴之战中李牧为何能全歼匈奴十万多精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点击:[15]人次
赵破匈奴之战中,李牧为何能全歼匈奴十万多精锐?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前244年,匈奴单于亲率十万精锐,进犯赵国边境。然而最终,在赵国名将李牧的领导下,匈奴这边非但没有讨到任何好处,反倒是被赵国歼灭了几乎全部的主力。除了匈奴单于,率领极少数的亲卫军队逃走之外,剩下的匈奴大军,直接被李牧就地歼灭了。
这场战争,后世史称赵破匈奴之战。
李牧打匈奴的这场战争,在中国战争史上,可以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首先,这场大战之后,匈奴十多年不敢再进犯中原,这就给了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原,送了一个好机会。
其次,在这场战争当中,李牧是以步骑结合的方式,全歼了匈奴的骑兵军团。这个战法,对后世战争的影响极为深远。后世上千年的时间里,李牧的这份战法,都成了中原王朝应对草原民族的首选方案。
在此之前,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先例。后世所有的将军,在琢磨以步制骑的战术时,肯定都会想到李牧打得这一仗。
而且,就在李牧这一战百年多以后,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其实也想过用这个方法,去解决匈奴的问题。当时的汉武帝,便在马邑地区,集结了数十万汉军,并且布置了大量的诱饵,希望诱惑匈奴主力上钩。
但遗憾的是,这场著名的‘马邑之谋’,却因为有汉朝奸细泄露消息,最后功亏一篑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汉武帝才不得不重用卫青和霍去病等人,训练大量的骑兵军团。从原来以步制骑的思路,改变为以骑制骑。
而如果是以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李牧能打赢这场大战,恐怕也不只是因为他高超的指挥能力,更是因为在开战之前,李牧的谍报工作,确实做的很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