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朝最倒霉的军机大臣因为收取了28两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点击:[16]人次
他是清朝最倒霉的军机大臣 因为收取了28两“好处费”就被杀了
你真的了解军机大臣呢和皇帝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清朝沿袭明朝的制度,不设置宰相之职,但有一些人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他们就是军机大臣。军机大臣的职责是“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因此在百官之中,他们的地位最高!可是有一位军机大臣却因收取28两白银的“好处费”,就被皇帝斩首示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还得从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说起,这一年是农历戊午年,顺天府要举行乡试。咸丰帝特派柏葰为主考官,主持本次的顺天乡试。柏葰是何许人也?他在当时可是一位风云人物,出身蒙古正蓝旗,明明可以靠身份做官,可他偏偏用才华,于道光六年考中进士。柏葰的仕途很顺利,在道光朝就已经做到尚书的职位。
之后,罗鸿绎向柏葰送了12两的贽敬银,蒲安(同考官)送了16两的贽敬银。所谓“贽敬”指的是,科举考试结束后,考生为感谢主考官赠送的一笔钱,数额很小,算不上贿赂,这也是当时官场的规矩。可是如今“戊午科场案”爆发,柏葰作为主考官难辞其咎,而且收取了别人的银子,在这个过程帮其上榜。
咸丰帝本来是不想杀柏葰,但在肃顺德怂恿下,最终决定拿其开刀。1859年初,军机大臣柏葰、兵部侍郎李鹤龄被斩首示众。同治帝即位后,朝廷对柏葰一案重新下了结论,说他虽然有罪,但最不致死。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咸丰帝、肃顺通过铁腕政策整治科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自此司文衡者懔懔畏法,科场清肃,历三十年”。
参考资料:1.《清史稿》;2.《清代档案史丛编》;3.《大清会典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