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河朔三镇嚣张到什么程度详解唐朝河朔三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点击:[16]人次
唐朝河朔三镇嚣张到什么程度?详解唐朝河朔三镇
唐朝河朔三镇嚣张到什么程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唐朝河朔三镇的问题,给大家一个参考。
藩镇割据一直是唐朝最大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唐玄宗时期爆发,最终引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给予唐朝重创,它就像是一把尖刀一样,将唐朝“拦腰斩断”,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历时七年,在唐朝将士的艰辛奋战下才终于被平定。不过安史之乱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唐朝的藩镇割据问题彻底解决,事实上,唐朝的藩镇问题,反而愈演愈烈。
河北地区在唐朝时既是经济中心,又是军事重地。在唐朝时河北已经高度开发,经济发达,《全唐文》载:“河北贡篚徵税,半乎九州。”而且,河北多产战马与勇士,杜牧说“河北气俗浑厚,果于战耕”,“冀州产健马,下者日驰二百里,所以兵常当天下。”河北本是唐朝的重镇,然而在安史之乱以后,它却成为唐朝最大的割据势力。
不过,河朔三镇名义上仍奉唐朝为正统,各地节度使也时常向中央进贡。起初唐朝想收复河北三镇,但在后来朝廷退而求其次,只要求他们拱卫京城即可。唐文宗时,宰相牛僧孺曾说:“范阳自安、史以来,非国所有……今日志诚得之,犹前日载义得之也。因而抚之,使捍北狄,不必计其逆顺。”
就这样,河朔三镇与唐朝朝廷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河朔三镇的节度使需要朝廷名义上册封,才可以名正言顺,而朝廷亦需要河朔三镇等割据势力来守卫京城。然而这种情况终究是病态的,唐末天下大乱,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尹源才会评说道:“弱唐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唐之弱,以河北之强也;唐之亡,以河北之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