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唐朝的建立发展和灭亡之路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点击:[18]人次
探索唐朝的建立、发展和灭亡之路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唐朝。
说起唐朝,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唐诗,要知道如此丰富的精神文明大餐,必须得建立在强大的物质文明之上,所以唐朝毫无疑问是我国历史的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或许大部分人对唐玄宗开元盛世之前的唐朝相对比较熟悉,因为那才是我们心中的“大唐盛世”,而“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便逐渐陷入藩镇割据、宦官干政、皇权更替频繁的怪圈。真实的唐朝中晚期,大部分皇帝都由宦官所立,而且多位皇帝属于“非正常”死亡,偶尔出现一两个创造中兴的明君,也终究只是昙花一现,无法摆脱一步步走向分裂和灭亡的历史循环。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唐朝的历史。
唐朝是一个上承隋朝,下接五代十国的大统一王朝,自李渊于公元618废隋恭帝自立,到公元907年唐哀帝被朱温废杀,唐朝在不到三百年的历史里,一共出现了二十一位皇帝(武则天除外)。
话说隋朝末年,隋炀帝穷兵黩武滥用民力,导致全国各地爆发反隋起义。特别是公元616年,各路起义军已经发展合并成了三支超强的军事力量,他们分别是河南翟让、李密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
总体来说,因为唐朝中晚期宦官们掌握了禁军,所以自唐穆宗以后,天子多受制于宦官。唐穆宗以后的九位皇帝里,除了敬宗、哀帝以外,其余均由宦官所立,而且还有至少四位皇帝(顺宗、宪宗、敬宗、武宗)为宦官所杀,唐朝宦官们的嚣张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关于藩镇割据,自唐玄宗后期开始,藩镇节度使们便出现了尾大不掉之势,这也是“安史之乱”爆发的重要原因。另外,唐代宗分封安史降将为节度使,使得唐朝几乎失去了一些地方(主要是河北地区的范阳、成德、魏博三镇)的军事、财政、人事大权,虽然他们一度宣布归顺,但终究只是貌合神离,常有反叛发生,到黄巢起义朱温篡唐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纷纷宣布自立建国,最终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历史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