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初只册封十个节度使唐朝最后为何会失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点击:[17]人次
唐朝最初只册封十个节度使 唐朝最后为何会失去对他们的控制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朝节度使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在唐玄宗统治的后期,超人对各地节度使的控制力逐步降低。即使没有安禄山叛乱,也会出现其他节度使的叛乱。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发动了叛乱,唐朝用了将近8年的时间才平定了叛乱。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唐朝只能利用其他节度使镇压反叛的节度使。各地将领们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天宝十节度的模式被打破。唐玄宗时期的节度使,基本上和各个道地区划有关。
但到了唐代宗时期,各地节度使已经达到了40多个,例如宣武节度使、凤翔节度使、剑南东川节度使、魏博节度使等等。各个节度使不再是以道为模式,而是以各个军为基准,例如宣武军、魏博军、昭义军等等。唐朝中后期的皇帝们曾经想尽办法,希望削弱各地节度使的势力,但始终都没有成功。由于唐朝的藩镇割据严重,直接造成了五代十国的局面。宋朝建立以后,鉴于唐朝、五代的教训,出台了一系列限制节度使权力的政策,并且以文官驾驭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