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理财摊余成本法产品成年终银行理财市场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6日 点击:[12]人次
你买的银行理财今年挣到钱了吗?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在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的同时,受市场多重因素影响,理财产品净值的波动也更加明显。
继今年3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大幅度波动后,11月以来,债市波动引发银行理财产品再次上演“破净潮”。理财子公司以开启自购、调整投资策略、致信投资者等方式,迎合市场需求、提振投资者信心。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多家理财子公司近日发布了以“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新品,积极展现产品稳健特色,也有银行开设“稳健低波”理财专区,网罗低波动性理财产品,缓解投资者“波动焦虑”。
普益标准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管)、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0.64%、0.18%,环比分别下跌2.21和2.28个百分点。银行理财收益持续大幅下行背景下,收益回撤、本金亏损给投资者带来一次次震撼。面对投资者稳健理财的迫切需求,有银行将以往不显山不露水的“稳健低波”理财产品集中展示进行揽客,还有理财子公司急推“摊余成本法”估值产品,作为年终重磅理财新品发售。
记者近日登录某股份行手机银行,理财栏目醒目位置开设有“稳健低波”理财专区,代销的4款产品均“无权益仓位”“主投低波动资产”,收益曲线平滑向上,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均在2%以上。从产品数量来看,这4款具有“稳健低波”属性的产品,在该行代销及自营的浩瀚理财产品中,仍属稀缺物种。与此同时,以“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再现银行理财市场,并被理财子公司贴上稳健、无惧市场波动等标签加以宣传。
12月15日华夏理财推出一款以“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纯债封闭式理财产品,以“估值稳定,无惧波动”作为产品宣传卖点。12月22日,建信理财在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推出“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封闭式理财产品,以“无惧市场利率波动”“带给您稳稳的幸福”进行宣传。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日,包括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华夏理财、信银理财、苏银理财、杭银理财、南银理财等在内的多家理财子公司已推出了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
何为“摊余成本法”估值,这种估值方式真的能消除净值波动吗?记者咨询了西安某股份行理财经理李先生。他表示,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产品多采用市值法进行估值,底层资产价格的变动会反映到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上,投资者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所投产品的风险收益水平和运作情况。而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是将资产的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在剩余期限内平摊,净值曲线相对平滑,投资者每天看到的收益相对稳定。
记者了解到,资管新规实施以来,打破刚性兑付、采用市值法估值以及全面净值化转型,成为银行理财鲜明的特色。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也已经采用了市值法进行估值,可充分向投资者展示产品的净值风险。根据资管新规,部分封闭式理财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仍可以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对投资者来说,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净值波动小,净值曲线走势平稳。
李经理进一步表示,市场波动是一直存在的,采用市值法估值的理财产品,当底层资产发生波动时能立刻体现在产品净值上,“摊余成本法”只是让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看起来更平稳,无法及时向投资者传递出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部分理财子公司密集推出“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是在特殊时期应对市场利率波动的一种策略,对稳定投资者信心有一定作用。但从长远看,“摊余成本法”并非监管鼓励的主流产品,会让部分投资者忽略市场波动对净值影响,预计不会成为行业趋势。 华商报记者 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