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保险能抵御通货膨胀吗保险到底能不能抗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6日 点击:[12]人次
近年来,全球货币大水漫灌,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贬值已经成了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于保险是不是能抵御通货膨胀的话题,已经成了罗生门。
但是,我认为,“保险能不能抵御通货膨胀?”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如果是理财类型的保险,通货膨胀自然是无法回避的;但是常规的保障类型的保险,抵御通货膨胀根本就不是你买保险的目的,一味把保险跟通货膨胀挂钩,根本就没太大意义。
(注:下文所指的保险,均是指保障型保险。)
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说“保险能不能抵御通货膨胀,是一个伪命题”?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小王投保一份重疾险,每年保费5000元,交费期20年,保障期限为终身,保额为20万。
如果小王在缴费2年后患重大疾病,获得保险金赔偿20万。照此计算,小王2年共计投入1万元保费,获得20万元保险金回报,2年赚了20倍。这算是抵御通货膨胀了吗?岂止是抗通胀,简直堪称投资的奇迹,巴神恐怕也得让位。
但是,如果小王在缴费20年后患重大疾病,他获得的保险金赔偿仍然是20万。照此计算,小王20年共计投入10万元保费,获得20万保险金回报,20年只赚了一倍,差不多只比存款好一些。
如果小王患病时间更靠后一些,在30年、40年后才患病,那么回报率会更低,根本跑不赢通货膨胀。如果小王长命百岁,一辈子都不生大病,那么他这份保险更没什么价值可言。
所以,小王越早得病,他投保的这份保险回报率就越高;换句话说,小王越倒霉,保险越有价值。
那么,咱们到底是希望自己无病无灾,还是希望保险回报率爆表呢?
再回过头来想想,通过保险抵御通货膨胀,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呢?
在我看来,买保险更重要的是增强未来的确定性。
确定性是什么?还是小王的例子,小王是不可能提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得大病的,未来是不确定的。但是,不论小王是早生病还是晚生病,都能够确定地获得20万保险金赔偿,这就是确定性。
为什么说确定性非常重要?以疫情为例,为什么会有食品哄抢的情况,就是因为大家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担心长期下去没有吃的,所以提前囤货就有必要性。但是如果我们有百分百确定可靠的渠道,知道不会有粮食短缺的问题,知道疫情会在某个确定的时间结束,大家都可以正常的生活,那么是不是就没有抢购的必要了?人们在心理上是不是就会踏实很多,就可以更安心地工作生活?
买保险的确定性也是如此,不论你在未来哪个时间患病,都能够确定得到约定好的保险金赔偿,让你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有了确定的预期,可以更安心从容地工作生活,这就是保险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