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贷理财消费贷的利息猫腻贷款成本远超你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6日 点击:[15]人次
适逢春节,又看到二手车商在宣传过年回家开辆车,多有面子。
我们生活中不管是弹窗广告还是朋友圈,都能看到消费贷、现金贷的广告,还看到宁波银行1.1%利率的贷款,只是,好像大家都抢不到。
我自己在2022年拍沪牌的时候借过一次建设银行的车牌贷,利率是2.98%,后来机缘巧合下算了下,结果让的很吃惊,我以为占了便宜,其实不然,我差点以为这是高利贷了。
我跟大家说下具体的情况吧。
银行是靠息差盈利的,就是吃差价,希望有最低的存款利率,并且有更高的贷款利率当然,我也知道银行本身的业务就是挣息差的,现在银行也面临着有钱贷不出去的情况,通过降低存款利息希望大家不要把钱存在银行,同时降低贷款利率来维持银行盈利。
刚在中国银行查了现在的银行存款利率,利息最高的五年期利率也只有2%了,记得1998年左右的时候一年期存款利率好像都到8%了。当然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原因,过去的经济发展好,愿意用更高的利息吸纳社会存款,并用更高的利息借给市场。
中国银行存款利率2023-12-22,图片源自中国银行官网
具有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大多如此,传统银行互联网化也是趋势,各种银行的消费贷、装修贷、车牌贷、购车贷比比皆是,互联网企业也在涉足小额贷款业务,“拍拍贷”、“信用卡分期”、“花呗”、“借呗”比比皆是。
为什么要促进消费贷?很简单,因为最优质的的房地产贷款越来越少了,民营企业也不愿意借款拓展业务了,新的增量还是围绕个人的日常消费,不管消费主义是好还是坏,透支未来收入的生活模式是不是对,个人有自己的选择。
图片源自:头条图库
我原来借过一次2.98%的车牌分期消费贷,还有70万左右的房贷我在2022年的时候上海车牌选择了消费贷,总贷款金额91900,实际执行年单利2.98%,分成了4年48期还款,当时的还款金额每个月都是固定的。
本金:因为分了48期,所以91900的本金除以48,每个月是1914.58元;
利息:按照年单利2.98%,平均到每个月的利息除以12,每个月是91900*2.98%/12=228.28。
本息合计:1914.58+228.28=2142.86元。
图片源自:我的消费贷还款信息
我同时还有房贷,虽然是置换的,但还是享受了首套房利息优惠,又赶上LPR利率改革,所以现在的执行利率是3.81%,我以为我的消费贷利率很低了。
图片源自:我的房贷还款计划
我发现了两种贷款性质的区别,然后对比后发现就是个大坑在房贷的还款计划中,随着每次还款以后,本金就变少了,同时要支付的利息也变少了。可消费贷虽然每次还款后的本金减少了,但利息并没变。
我做了两个计算:
1、计算总利息支出
为了方便计算,我全部用了10w整数计算,分别对比五年是总利息支出,假设消费贷单利3%,房贷利息也是3%。
计算两种模式下的本息总额
计算结果很惊讶,两种还款方式得出的结果是消费贷的利息支出要比贷款模式多了接近一倍。
2、在正常还款过程中,后续每个月的实际折算利率是多少?
计算逻辑是这样的:
因为第一次还款本金没变,那么手续费/利息除以本金,年单利2.98%;
但你第二还款后,本金减少了,手续费/利息并没有变,年单利就变成了3.04%;
如果直到最后一期发现,手续费/利息仍然没变,但随着我剩余本金越来越少,年单利就变成了143.07%,晕,高利贷也没有这样的啊。
图片源自:手续费/利息结合本金反推
其实这就是一个这些机构讨巧的地方,他们不用“利息”作为广告宣传语,而且在实际还款计算中都标上了“手续费”概念,其实在混淆,法律在认定是否合规的时候这部分都算借贷成本。
这时候想一个问题,如果都按照等同于房贷一样计算,折后年贷款利率是多少呢?通过贷款计算器发现,相同的条件下年化利息为6%左右,产生的利息支出与单利2.98%基本一致,所以得出结论:
如果一个消费贷的利率是3%的话,折扣复利的贷款利率就约等于是6%,这时候你还愿意借消费贷吗?房贷4%现在都嫌高了。
6%的贷款利率,距离高利贷的标准差多了,所以如果你想要办消费贷,信用卡分期、借呗、拍拍贷等所以产品,一定要看下还款计划,如果还款计划也跟我一样,本息都是固定的话,那么你自己就知道复利利率多少了。
我提前还款了,临界点选择了五年期LPR利率相同的时候我按照那种逻辑继续算是算,在第14个月的时候,利率是4.09%,第15个月的时候是4.21%,基本跟五年期贷款利率相同。
我就提前还款了,银行当时还不同意,不过最后嘛,同意了。
图:消费贷结清截图
以上,不知道逻辑有没有问题,欢迎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