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第一站长

文化生活的常识选择题中考语文备考文体常识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6日    点击:[16]人次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这就要求我们:①了解我国著名作家生活的年代、朝代以及外国著名作家的国别;②以时间为序准确识记重要作家及作品;③掌握有关文体知识和文化常识;④积累古诗词,提高文学修养。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考查文体及文学常识的题型有三类:一是选择判断,二是填空解说,三是排序。

(一)小说

1 小说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简称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其中,人物形象是中心要素。

(1)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作者虚构的,但这种虚构又往往借助于一个或多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糅合熔铸而成的。因此,小说所刻画的主要人物被称为“典型形象”。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另外,还有对比描写、正面侧面描写。

(2)小说的故事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具代表性。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在具体作品中,这四个部分的布局不一定能够完全分清,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以颠倒或交错,目的是做到紧凑、新颖。为了使小说引人入胜,情节应曲折生动,同时可运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使情节丰富的重要手段。

(3)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开头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萧条衰败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以及自然界的景物,用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烘托气氛等。如《孔乙己》一文中的多处景物描写,要么渲染酒店冷清、压抑的气氛,要么烘托孔乙己出场时悲凉、凄惨的气氛,并暗示孔乙己必然的悲剧命运。

2 小说的分类

小说的分类较为复杂。在中学阶段应掌握的小说分类标准是小说的篇幅和容量,据此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

(1)长篇小说是一种篇幅长、容量大的巨型叙事作品。它能反映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描写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刻画众多人物的性格特征,故事情节较为复杂。如我们熟悉的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都属于长篇小说。

(2)中篇小说是介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的中等规模的叙事作品。它的故事情节虽不如长篇小说那样错综复杂,但由于人物较多,因此也有一定长度的发展和变化。如《阿Q正传》《李有才板话》就属于这类小说。

(3)短篇小说是一种篇幅短小、容量不大的叙事文学作品。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较小,人物较少,情节也较简单。如《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变色龙》等都属于这类小说。

(4)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袖珍小说”等。它比短篇小说更短,人物更少,情节更简单。它往往只截取生活激流中的一个小片段来构成情节,所以显得短小精悍,现实性很强。如《醉人的春夜》就属于这类小说。

此外,小说还有以下分类。

按内容题材可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

按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按表现手法可分为: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等。

(二)散文

1 散文的概念

散文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表达含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能够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

2 散文的分类

散文按照内容和表达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叙事散文,即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在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成分,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叙事散文在内容上要求有真情实感,即叙写真人真事。

(2)抒情散文,即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中常含的写作手法有:直抒胸臆法,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就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进而赞美了像白杨树一样坚守在中国北方土地上的军民;托物言志法,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就是通过赞美紫藤萝来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借景抒情法,如朱自清的《春》就是通过赞美春天的景色来赞美生活。

(3)写景散文,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采用的方式,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写景散文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点的变化交代得清清楚楚;对景物加以生动的描绘,可以起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的作用。如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梁衡的《壶口瀑布》。

(4)哲理散文,哲理散文指注重议论说理,或表达一个观点,或阐述一个道理,或议论某种现象的散文。它往往会从人或事饱含深情的叙述里,去发掘社会人生的大道理,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深广,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情感的熏陶。如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

3 散文的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也称“形散神聚”。所谓“形散”,主要是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所谓“神不散”,是指散文的主题明确、集中。这是散文的主要特点。

(2)意境深邃。“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就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作者只有使主观的“意”和客观的“境”达到有机融合,才能使散文的主题深刻。其中使“意”与“境”有机融合的常用手法是联想。

(3)语言凝练。散文的语言清新隽永,充满诗情画意,简明生动,言近意远,往往带有哲理性和抒情性。如《春》的语言具有诗情画意,描绘了一幅幅春景图;《昆明的雨》的语言则清新隽永。

(4)表现方法灵活多样,富于变化。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以夹叙夹议,状物写景,由景生情;它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完整的人物形象,也不要求展示矛盾发展的全过程。

临床医药文献官网

网羽世界编辑部

网羽世界官网

系统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