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学科常识拾星船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6日 点击:[14]人次
今天,A股兔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拾星船通过了公众号的“历史自媒体“认证。
所以,作为龙年春节前的最后一篇文章,拾星船抛开让人思悠悠、恨悠悠的股市,和大家聊一聊对于“历史“的认知,并引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个人公众号不能认证财经自媒体类,故而拾星船选择了历史类别。因为有很多篇优质的关于外国、人物的历史类文章,所以经过今天中午官方人员电话联系了解个人的一些情况后,很快就在春节假期前得到了审核通过。
拾星船自媒体虽然是以金融投资为主线,但指导投资的核心思想和绝大多数的财经自媒体热衷的图形、价值、消息等等不一样。
正如拾星船自我介绍中的一样:研究世界历史、文化、哲学、科技、政治、经济、社会、心理、金融等,建立多学科知识思维体系。发现各国、行业指数趋势,在投资之海中行船拾星。
关注并阅读过拾星船大部分文章的读者应该发现,拾星船自媒体中有不少文章的主题是关于历史的,例如以色列-巴勒斯坦系列、印度系列、越南、英国……
也有很多文章并非是历史主题,但内容中也会经常引用历史事件进行起兴、收尾、类比、对比。
自2023年1月31号开博以来的文章中,关于历史的多是外国历史,部分不了解我的读者可能会认为我对外国历史情有独钟。
实际上,我对中国历史更为喜爱和精通。
事实上,也是中国历史的引人入胜,如三国、秦汉、明史等,吸引着我从小学时代就喜欢上了历史。
我有时候会跟我学生说: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历史。
要理解这句话,则必须抛开传统的、大众化的历史认知窠臼,因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历史就是帝王将相、改朝换代。
实际上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包含很多东西,政治只是一部分,还有文化、经济、科学等等几个大面同样重要。
同样小的领域也历史,例如电冰箱、芯片、喜剧片也有它们各自的发展历史。
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历史——拾星船
这句话如果从哲学上思辨,其实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人类历史上每一年、甚至每一天都会创造新的知识,如牛顿三大定律、相对论……
但我说的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如果牛顿、爱因斯坦不从既有的历史上获取知识,是无法创造出新知识来的。
其实再想一想,一个新的观点在一个人脑海中创造出来的一霎那间,它也已经成为了历史。只不过这个历史离他还很短暂,并且只是他个人的历史。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实际上是我已经学习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如中国的历朝历代,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些国家历史,如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美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俄罗斯、印度、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巴西、阿根廷、南非、以色列、阿拉伯诸国……
所以,当我要学习某一个学科、行业、领域、技术的知识的时候,我必先阅读它的历史,这样会很高效的让我建立起对这一学科、行业、领域、技术的纵向的、横向的经纬架构。
纲举则目张,大的认知框架有了,再继续填充具体而微的知识,往往事半功倍。
这是一种高效学习新知识的学习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能够掌握若干学科知识的原因。而且这些学科还都是大类学科,如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经济……
我的读者中,有一部分是我的学生——我从事了多年高等教育中的IT专业教育。
如果对我上课讲的知识内容还有印象的读者,应该记得我都会把涉及到的每个语言、技术的历史,即来龙去脉讲述一遍。如Java、数据库、万维网、分布式架构……
因为我认为,学生了解了某个东西的历史,才能更好的明白它现在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我也知道,很少有老师会这么做,读者可以回忆下自小学到大学到社会,你所遇到的所有老师,他是否对他所教授的东西的历史了如指掌呢?
如果他没有,他对自己教授的东西,真的懂吗?
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历史的英语单词history来源于古希腊单词historia,historia这个单词本意就是:通过探究或者问询而获得的知识。
从而也证明了我之前的论断: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历史,不是自己的臆断。
龙年,拾星船不会辜负“历史自媒体“这一认证,会多创作关于中国的、世界的历史类文章,普及知识,引人思考,从而提高认知。
喜欢【拾星船】原创的朋友,请点一下赞、在看、分享一下吧。
#2月财经新势力##历史# #学习方法##提高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