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小涵涵生活常识是什么学会这个心理学小窍门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6日    点击:[13]人次

最近在看武志红老师的书,里面有一段话,让我感触很深:

我们多数人的人生,就是不断地重复同样的事情。

如果你得到了幸福,你就重复幸福;

如果你学会了信任,你就重复信任;

如果你得到了痛苦,你就复制痛苦;

如果你学会了敌意,你就重复敌意;

……

这就是命运!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总说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但很少有人做到。

比如张雨绮和黄奕频繁遭遇渣男,比如我们自己总是因为不自信错失很多良机……

神经科学将这一现象称为“印刻效应”,即神经回路每按一种方式使用一次,刻痕就会变得更深。

这个印刻效应,让我想到了贴标签和罗森塔尔效应。

比如,你给孩子如果贴不好的标签,那他可能会在这种不好的暗示下,重复地产生越来越不好的行为,最终在心底承认自己确实不够好。

而罗森塔尔效应,则是一种正向暗示。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1968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带着助手来到一所乡村小学,从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选了三个班,并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之后,他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给了校方,并叮嘱他们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这个名单占了学生总人数的20%,但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机选的,罗森塔尔根本没用看测验成绩。

8个月后,对这18个班的学生测试后发现,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普遍有了显著提高,而且性格更外向、自信心、求知欲都变得更强。

罗森塔尔提出了一个词——“权威性谎言”。他认为,他对校方来说是权威,而校方对学生来说是权威,将“你最有发展前途”的“谎言”传递到那些作为实验对象的学生身上,最终将他们变成了这样的人。

人性中最深刻的渴求是赞美,特别是来自权威人士或重要他人的赞美。

对于孩子来说,权威人士可能是老师或者其他人,重要他人一般是指父母。

所以,《银河补习班》里邓超说,我是为他好最恐怖了,你咋不整天对着镜子骂自己呢?

孩子每天听到正面的语言,积极的暗示,很难不会成为一个自信的,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

当然正面的语言,也不是毫无策略的夸奖,我们都知道,夸奖的不对,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结合两本绘本故事,我们来说说夸奖和成长型思维这个问题吧。

《零错误女孩》

碧儿崔琪是一个从来没有犯过错误的完美女孩,她是小镇上著名的“零错误女孩”。

“零错误”的纪录为她带来了许多崇拜者,带来了整个小镇的羡慕,可是,为了保持“零错误”的纪录,她不敢去尝试要通过“摔倒”才能学会的滑冰,她为了一点小小的犯错的“危险”而整日忧心忡忡。

后来,不可避免地,她还是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错误。这个错误,让她失去了“零错误”的光环,同时也为她打碎了“零错误”的枷锁,从此,她获得了尝试新事物的勇气,获得了生活的快乐与阳光。

卡罗尔·德韦克发现,如果父母经常夸奖孩子的智商,而不是夸奖孩子的努力,孩子为了让自己看起来聪明,甚至会避免做一些可能会出错的事情。

这对孩子的个人成长并没有好处,他会为了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为了不犯“错误”而故意压抑或者否认的情绪,也许会给孩子稚嫩的心灵留下阴影。

他还会为了避免“错误”而放弃的一些尝试,有可能会消磨孩子探索的勇气,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所以,请不要过早地让“错误”与“正确”束缚了孩子,不要让“正确”与“错误”的压力过多地压抑了孩子。

《长颈鹿不会跳舞》

杰拉德是只长颈鹿,长脖子优美而纤细。

可惜膝盖向外弯曲,腿瘦得骨头连着皮。

杰拉德不太会跳舞。每年他都担心灰在丛林舞会出丑。但是在一个美丽的月圆之夜,杰拉德发现,原来换一首音乐来跳舞,就可以变得独一无二……

卡罗尔·德韦克在一场TED演讲中,曾经提到过YET的力量:YET,表示孩子只是暂时成绩不理想,它意味着孩子还可以通过努力,获得下一次的进步。

我们不要只盯着孩子不好的地方,以“我是为你好”的态度,去指责他。而是应该站在孩子的身边,告诉她,暂时做不好没关系,是不是方法不对,来,咱们一起来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一次次“我是为你好”所以才说你的指责,只会不断地重复“你不行”的暗示。从而造成“印刻效应”让孩子成为你最不想他成为的样子。

相反,我们要允许她犯错,接纳她还是个孩子,犯错很自然这个现实,但却不会放任不管,而是站在她身旁,必要时轻推她、拉一拉她、启发她。

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领路人,而路,让孩子自己走。

科学与信息化投稿

科教导刊

知识经济杂志社

租售情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