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时尚大师

幼小衔接生活常识类幼小衔接5大类应用题汇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6日    点击:[13]人次

文|火花内容部

图|网络

十秒读全文:

乘车问题谁比谁多排队问题谁给谁思维类题目上次我们说了怎么教孩子加减法更高效、更有趣。这一次就来说一说,怎么将应用题的题干转化为算式。幼升小数学考察中在运算的方面,除算术题外,应用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形式。很多孩子不会审题,不能顺利的从应用题题目中提炼出关键信息,更不知道怎么列出算式,在幼小衔接过渡中就会感觉困难。

理解应用题的题目也是有很多技巧的,按照一定的方法再去看题目,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这里总结了最主要的5类题目:

1、 乘车问题

2、 谁比谁多

3、 排队问题

4、 谁给谁

5、思维类题目

1

乘车问题

乘车问题的题型,一般是“原来有几个,来了几个、走了几个、又来了几个”这样的形式,因为很多的题目都会用公交车上乘客的方式出题,这里就简称为乘车问题了。题目考察孩子的耐心和细心,能不能完整的读题或者听题。不丢数的把算式写出来,就做完题目的一大半,计算相对列式来讲难度不大。

例:公交车上原来有9个乘客,下去3人,上来5人,现在一共几个人。

虽然题干比较长,内容比较多,但是只要细心的按照题目一步一步列出算式就可以了,在思维上的要求不是很高。一个小技巧就是,先把每一个数字圈出来,这样不容易被落下。

“原来有”就是一开始的数量,列在第一位;

→ 9

“下去”就是减去,要列上减号,和下去的人数;

→ 9-3

“上来”就是加上,要列上加好,然后是上来的人数。

→ 9-3+5

按顺序列好算式,剩下就是计算得数了,加减混合或者连加连减一定要按照顺序从左往右计算。

→ 9-3+5=11

2

排队问题

排队问题主要看孩子对基数、序数的理解,之前也有单独讲过排队问题的技巧,这里就不展开了。

点击链接查看相关文章:

幼小衔接必会的「排队」问题

3

谁比谁多

这种问题的题型中间都会出现“谁比谁多/少几个”的信息。

例:小红有5个苹果,小明比小红少2个,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

解题的技巧就是,把题目给的信息写出来或者画出来。

第一句就告诉了小红有几个苹果,那么我们可以写个5在左边;

第二句说小明比小红少两个,那么在右边应该是比5少2,少就是减,那么就是“5-2=3”,右边写上3;

求一共有几个,就是左边加上右边,5+3=8。

4

谁给谁

谁给谁几个,问各有多少,或者两个人差几个。这样的问题难点就在于,给出的一方数量变少,得到的一方数量变多,两边数量都在变,孩子总是会少算一边。解决办法同样是画图。

例1:小红和小明都有5颗糖,小明给了小红一颗糖,这时候小红比小明多几颗糖?

一样是读一句题目就画一步,谁给谁的问题直接用数字表示比较难,用图画的方式孩子才不容易弄错。

小红小明都有5颗糖,左边右边都画上5个圆圈代替糖;

小明给了小红一颗,那么右边有一个圆圈就到左边了;

数出来两边的个数,发现小红比小明多2颗。

5

思维类题目

还有一些应用题,难点不在计算上,而是孩子的生活常识和逻辑是不是严谨。

比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的问题:8个小朋友玩捉迷藏,已抓住4个还剩几个?

题目中只出现了两个数字8和4,看上去只有两个部分,已经抓住的和没有抓住的,但是捉迷藏游戏中还有一个负责抓人的小朋友。所以,8个小朋友是分成了三部分,1个抓人的,4个抓住的,没抓住的就是8-1-4=3。

还有乘车问题的晋级版,可以简称教室问题:小明看到教室里面有6个小朋友,小明进教室以后,又来了3个小朋友,教室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这样的问题就是要加上“主角”,也就是题目中的小明,因为这样的题目是带有视角的,都是从小明的角度出发,孩子会容易忽略小明也是一个小朋友。

这种考察思维灵活的题目,可以多找一些题目给孩子练习一下。刚接触应用题的时候,爸妈可以适当简化题目中的计算难度,比如把数量换成小一点的,把步骤减一步,让孩子更多体会到其中的趣味性。

戏剧之家杂志

人才资源开发网站

电脑知识与技术版面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