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油锯维修电话踏火而歌无悔前行追记内蒙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1日 点击:[10]人次
(本报记者 张宪红 通讯员 金新)
刘福清,1976年出生在呼伦贝尔市莫旗坤密尔堤乡青背村四组。1994年入伍,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森警总队包头市大队的一位新兵;1997年进入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警察学校学习;1999年任武警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总队兴安盟支队机降大队排长。
自2001年到2018年间,先后担任武警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总队兴安盟支队乌兰浩特大队管理员、乌兰浩特大队一中队中队长、科右中旗中队指导员、政治处组织干部股股长、乌兰浩特大队政治教导员、五岔沟大队教导员,武警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总队呼伦贝尔市支队政治处主任,武警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总队政治部副主任,武警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总队呼伦贝尔市支队政治委员。
2020年1月任职呼伦贝尔市森林消防支队政治委员、党委书记,2020年10月31日在工作岗位上突发心脏疾病,不幸离世。
水杯、电脑、工作笔记、汇报材料……办公桌和往日一般干净整洁,可是坐在办公桌前忙碌的那个人——刘福清,却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事业和同事,离开了他深爱的亲人和朋友。从此,高山林海中并肩作战的森林消防指战员们,少了一位好“战友”;年节团圆的家庭饭桌前,永远少了一位挚爱亲人。
2020年10月31日11时30分,刘福清因积劳成疾,在工作岗位上突发心脏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把生命定格在了44岁的年轮上。
灭火战斗,必然冲锋在前!
春秋代序,岁月其徂。26年前,青春年少的他怀揣着绿军装的梦想和对军营的憧憬,从家乡入伍到包头森警大队服役;26年后,正值壮年的他没有留下一句话语,骤然离开了这支倾注他全部心血的北疆劲旅。
踏火而歌一路前行。当兵入伍以来,他先后参加灭火战斗百余次,亲自组织指挥扑救“7·28”“5·2”“5·17”等重特大森林火灾数十起,2次荣立三等功。每当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紧要关头,他都冲锋在前,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19年6月,刘福清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金河林业局秀山火场一线,指挥火场环境最复杂、地形条件最恶劣、补给通道最困难的南线灭火战斗,指战员连续几个昼夜强攻不下,火场态势极为严峻。刘福清认真研判着火场态势,派出由油锯手组成的攻坚分队,定下了各油锯分队轮流开辟灭火通道、常规分队跟进扑打的行动计划,确保了整个救援的顺利推进。从6月20日14时50分切入火线,直至6月23日火场南线没有烟点,刘福清仅仅睡了4个小时,其他的时间都在火线边,微信运动数据上显示单日他的运动步数就达到了55000多步,很多人都看到他手里总是握着用树枝削成的拐杖,却不知道刘福清旧伤未愈的膝盖,正承受着超负荷的压力,在崇山峻岭中艰难前行。
“政委他太拼了!我们一起参加扑救金河‘6·19’秀山林场火灾时,我和政委在最为吃劲的火场南线,政委连续好几个晚上没睡上囫囵觉,依然在前线指挥灭火战斗,当时看他眼睛里都是血丝。”扎兰屯森林消防大队大队长邱实痛心地说。
百余次的灭火战斗,在刘福清的胸部、手臂、小腿和脚踝留下了一道道伤疤,就像是镶嵌在身体里的一枚枚军功章。消防员董昊记得,在参加2017年“5·2”毕拉河林场灭火战斗时,灭火队伍急行军奔赴新的火场,刘福清带队行进在崎岖的山路和沟谷中,突然脚下一滑,一个趔趄跌倒在满是鹅卵石的干枯河床边,起来后脚踝扭伤红肿,大家都劝他在原地休息,“保到位就是保胜利,早一分到就早一分胜算。”刘福清一边说,一边一瘸一拐找到了一处水塘,五月份林区还有没化开的冰碴,他也顾不得寒凉,用冰碴冷敷脚踝后,艰难地蹬上防护靴,继续带领队伍向火线出发。
他把一生最宝贵的青春和时光,献给了他最挚爱的应急救援和绿色生态事业。工作中,“五加二”“白加黑”是常态,办公室是他第二个家。“透过我的宿舍,刚好能看到刘政委的办公室,在我印象中,他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很晚。透过窗帘后模糊的灯光,我知道政委又在加班。”应急中队消防战士赵红简回忆说。
“福清太要强了,前几天我俩还通电话,电话那头他还兴高采烈地告诉我:3000米考核跑了15分钟,已经进入优秀了,我一定要为支队进入先进拼一把!”说到这儿,妻子再一次泪如雨下。
因为忙碌,数次推迟体检!
初心不改,虽远不怠;栖风宿雨,使命使然。忙碌的工作让他似乎忘记了家中还有等待他的妻子和女儿,忘记了早就该去的体检,忘记了一次次靠吃止痛片挺过去的病痛折磨……但唯独没有忘记的,是他肩上的责任。
山路颠簸,弯多路险。刘福清再一次踏上去往柴河小镇的路途。他说:“在总队考核前,再看看柴河大队的全面建设情况,实地看过后心里才有底。”支队防区面积大、点多线广、位置分散,要想摸透实情,必须扑下身子深入一线,而这已经是刘福清带领支队各部门人员辗转奔波在基层单位的第6天。
自进入森林草原防火期以来,刘福清没有休息过一天。从红花尔基的樟子松林到额尔古纳河岸边,从高山火海到抗洪一线,每一个营区、每一个驻防点、每一个班排宿舍、每一个任务区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每天都坚守在抗“疫”一线,每一名指战员的防护情况都牵动着他的心。在他离世的前夜,他还在修改着支队党委的发言提纲,细化支队迎接党委巡察工作细则。
外人眼里,他永远精力充沛、不知疲倦。没人知道,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刘福清的身体极度透支,早已检查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高血压和低骨量等多种疾病,血压一直维持在140-160高压状态。他不止一次地和妻子说过,最近胸口闷,时常喘不过气来。妻子也劝他把工作放一放,先去医院住几天观察一下。刘福清每次去医院,都是做了简单检查就立即返回工作岗位。提到他的身体状况,他总跟妻子保证:“放心,等忙完这阵子,我就去……”而这一等,竟成了永别。
承诺落空,亲人独留回忆!
“结婚20年来,我7次调整单位,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妻子在漫长的等待和煎熬中,用瘦弱的肩膀担起了抚养女儿、照顾年迈岳母的重担,默默地支持着我的工作,这一扛就是20年。”刘福清在上报的材料中写道。
刘福清是家里的顶梁柱。可是由于单位工作很忙,他只能努力在工作之余,挤出一点时间陪伴家人。刘福清的妻子身体不是很好,2020年7月女儿又要高考。女儿进入高三下学期后,他计划休假回家陪陪孩子。适逢队伍面临转型强能,尤其进入春季防火期以来,防火不利因素交织叠加、重大风险隐患聚集放大,存在同时多点爆发和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隐患。为此,他连续两个多月和支队党委一班人到中俄蒙边境一线和樟子松重点原始林区,对植被、地形、水系、气象、交通、防火设施等情况进行现场勘察。部署开展第八次“百车千人万里行”暨保护生态屏障联合行动,亲自到一线指挥“千里万吨大清除”战略防火线开设行动。中心任务繁重的同时,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进程也刻不容缓,稳思想、带队伍、求转型的担子压在了刘福清身上。一边是繁重的工作任务,一边是包容理解他的妻子和女儿,他选择了一再推迟休假计划。
“因为工作忙,他一直没时间陪伴家人。结婚20年,一家三口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日子也就是女儿高考这几天,他跟单位请了一周的假回来陪孩子。可没想到,孩子刚刚考上大学,老刘就走了。”妻子说,“他总是说,等有时间,我们再……可没想到,他走得这么急……”
悲痛送别,榜样风范长存!
刘福清说话和气,平易近人,即便是工作遇到不顺,也从不迁怒发火。每次下基层,他都和指战员打成一片,大家遇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都愿意找他诉说、请他指点。
同事们说,即使担任支队政委后,他仍然事事亲力亲为、时刻冲锋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支队指战员共同迎接转制大考、能力大考和时代大考。“从基层排长到支队主官,每一个岗位他都干得出色。福清这个人,理论功底深厚,为人公道正派,是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支队上下甚至刚到中队的实习消防员都喜欢他。我非常后悔,没好好劝他保重身体……”说起自己的“老搭档”,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呼伦贝尔市支队支队长包文玖满怀愧疚。
“在工作中他是领导、是前辈,在生活中他更像老大哥。我们有事愿意找他商量,喜欢和他唠家常,听他讲故事……”在送别刘福清时,基层指战员们几次动容。
“只要福清在,我们就有底!谁能想到,他走得这样匆忙……”面对他的离开,同事们内心该有多少感慨和不舍。
绿树披霜,雾凇承重。那个总是洋溢着笑容、古道热肠的刘福清,那个屡立战功、一身干劲的刘福清,那个关爱同事、疼爱妻女的刘福清,那个孜孜不倦、一线冲锋的刘福清,离开了。离开了这片他挚爱的土地森林,离开了他倾情奉献的消防事业,离开了所有爱他的人们……刘福清并未走远,莽莽群山中有他的足迹,广阔林海中有他的身影,演习演练时还能“听”到他的叮咛与嘱托,字字铿锵,句句温情,他会继续护佑这抹浓绿,继续护卫这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