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维修小名片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1日 点击:[11]人次
2023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百人群像实录
这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百人群像。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杀害,给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86年岁月流逝,截至记者发稿时,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38人。
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季春鹏 李响 摄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
这是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当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港珠澳大桥游开通
晨曦中的港珠澳大桥(12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
当日,港珠澳大桥游开通运营。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超级工程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港澳和内地居民可经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发,参团游览大桥。
港珠澳大桥游全程游览时间约140分钟。与境内游不同,港珠澳大桥及东人工岛(蓝海豚岛)位置较为特殊,位于粤港澳三地口岸之间,属于口岸限定区域,游客须整团、原路、按时返回珠海口岸旅游检查厅。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拉萨迎来今冬第一场雪
12月8日从拉萨南山公园拍摄的拉萨雪景。
当日,西藏拉萨市迎来今年入冬以来的首场降雪,处处银装素裹,尽显雪域高原之美。
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青岛栈桥:海鸥逐浪 舞动冬日
12月9日,海鸥在山东省青岛市栈桥景区海面上飞舞。
近日,成群结队的海鸥在青岛栈桥低空盘旋、翩翩飞舞,形成了冬日海滨一道独有的风景。每年冬季,数以万计的海鸥从西伯利亚等地飞抵岛城栖息越冬,人鸥和谐共生的画面已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北京降雪
12月11日,游客在雪后的故宫神武门前和家人视频连线。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冰城”哈尔滨:松花江上奏响采冰交响曲
12月14日,在封冻的松花江哈尔滨段江面,采冰工人在进行采冰作业。
眼下,第二十五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采冰工作已全面展开。在封冻的松花江哈尔滨段江面,采冰工人肩扛手拉,从封冻的松花江里采出一块块晶莹剔透的冰块,运冰车、叉车、铲车在江畔往来穿梭,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为保证足够的优质冰供给,每天有千余名采冰工人、近五百辆运输车参与到采冰工作中,日采冰量达10000立方米,采冰的工期将持续到本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景观建设全面竣工。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北京降雪
这是12月11日早晨拍摄的雪后天坛祈年殿。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雪中检修忙
12月14日,工作人员在太原车辆段巡检。
当日,山西省太原市迎来降雪天气,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车辆段对入库列车加强日常检修力度,确保旅客列车运行安全。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上海举办冬日浪漫银杏音乐会
12月9日,上海芭蕾舞团青年演员在“银杏音乐会”上表演。
当日,一年一度的“银杏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南广场举行。在银杏树下,上海创·室内乐团青年音乐家们演奏多首四重奏经典佳作,上海芭蕾舞团青年演员跳起冬日华尔兹,为市民带来艺术盛宴。
从2013年起,上海音乐厅利用银杏自然景观,通过每年一次不同主题音乐会的策划,尝试打造自然景观与音乐相结合的概念音乐会,逐渐形成了“银杏音乐会”这一户外音乐会品牌,以预约方式免费向公众开放。
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青海海东:西成铁路昂思多隧道加紧掘进
12月14日,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人在昂思多隧道内施工。
目前,青海西(宁)成(都)铁路各项施工进展顺利,由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的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昂思多隧道正在加紧掘进施工。西成铁路是西北地区连接西南、沟通华南的重要铁路通道,也是国家中长期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中兰(西)广高铁通道的组成部分。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石窟艺术沉浸体验”亮相国博
12月9日,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
当日,“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本次沉浸体验展陈空间约1500平米,艺术家结合数字绘制、数字影像和AI算法技术,以当代眼光和独特视角来表现、挖掘和阐释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艺术风格与丰富内涵。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城篇|严氏父子“解剖”长城
严共明(右)拉着严欣强行走在北京延庆的长城花家窑子段(9月5日摄)。
78岁的退休美术编辑严欣强和45岁的对外汉语教师严共明是一对“长城父子”。
1984年起,父子二人自费一同考察、拍摄、记录各地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长城。1996年,父子二人根据长城形态、山影轮廓等线索,在河北省涞源县浮图峪长城找到了革命摄影家沙飞作品《战斗在古长城》的拍摄地。结合此前考察心得,二人逐渐将研究长城的视角聚焦至长城的形态。
经过收集、梳理,严氏父子将长城的形态分门别类,汇编成一本《长城形态图志》,于2023年出版。绵延不绝的万里长城被“解剖”成墙、门、墩、台、楼、垛孔、石刻砖雕等各个局部,再细分至不同的形态构成。严氏父子希望他们的努力能帮助更多人了解长城的营造细节,也为长城的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近40年共同考察长城的经历,让长城成为父子间一条共通的情感纽带。目前,二人仍在对长城的形态进行专题研究。
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
雪后华山更娇娆
12月12日拍摄的雪后华山下棋亭风光。
雪后的西岳华山,峰峦起伏,皑皑白雪点缀山间,宛若画卷。
新华社发(赵哓罡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