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石牌镇旅游古村镇带你游安徽丨石牌古镇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 点击:[14]人次
石牌镇,濒长江,枕皖河,自古就是皖西南通往安庆水陆交通要津。更是京剧和黄梅戏的发源地,这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在岁月中诠释着古色古香、古韵绵长。
京黄故里,古韵绵长
石牌镇是闻名遐迩的“戏曲之乡”,清代包世臣《都剧赋》云:“徽班昳丽,始自石牌”。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在北京融合汉剧,发展为京剧。徽班进京第一人高朗亭,“京剧鼻祖”程长庚、“国剧大师”杨月楼、“武生宗师”杨小楼,均自石牌出发,扬名京沪,名贯古今。
来源丨千年古镇石牌
“出门三五里,处处黄梅声”,是当地老百姓对黄梅戏的真情告白和普遍认可。黄梅戏在此地萌生,由民间小调演化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严凤英、王少舫等一大批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学艺并成名于此,在戏剧界有“梨园佳子弟,无石(石牌)不成班”之誉。
来源丨千年古镇石牌
古朴老街,石牌新韵
明清以来,石牌镇一直是皖西南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千百年来,石牌老街商贾云集,货贿泉流,古朴的街道里,诉说着昔日的黄梅戏、徽商及码头文化的厚重,见证了岁月更替的繁华。
来源丨千年古镇石牌
如今,石牌镇依托石牌老街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打造石牌戏曲文化园,以皖河古道为中心,设置徽剧大街、黄梅戏大道两条戏曲文化景观主轴,建设庆洲河景观带、徽黄大戏院、程长庚故居、戏曲名伶纪念馆等戏曲文化景点,推进传统戏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打造戏曲文化圣地。
中国徽班博物馆就坐落在石牌戏曲文化特色街区内,博物馆从徽派建筑中汲取砖雕、木雕、石雕、青砖小瓦马头墙等灵感元素,充分体现石牌镇戏曲文化特色,展示了徽班、徽剧的历史文化,参观者深入参观,层层递进间感知了解徽班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精髓。
千年古镇,滋味非凡
来源丨怀宁县博物馆
麻塘鲫:
石牌城西的麻塘湖,为天然内陆湖泊,风景纯美诱人,该湖水质清纯,湖草及其它水生植物丰茂,对野生鲫鱼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所产鲫鱼以形体硕大、肉质肥美,历来为席上佳肴。
来源丨怀宁县博物馆
石牌顶雪贡糕:
顶雪贡糕是安徽省传统名特产品,相传此糕在大明永乐年间曾做为贡品上贡给皇帝朱棣品尝,因此得名为“贡糕”。顶雪贡糕洁白柔软,香甜味美。每逢佳节喜庆,互相馈赠,以示糕(高)为糕(高)去之吉祥寓意。
如今的石牌镇是一方生机勃发的热土,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戏曲条件,悠久的戏曲历史,大力弘扬戏曲文化,深入推进戏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为众多戏曲爱好者的旅游目的地。(杨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