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和阎王和养金瓶梅西门庆生儿子几家欢喜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 点击:[12]人次
《金瓶梅》第五十七回“开缘簿千金喜舍 戏雕栏一笑回嗔”中,西门庆生了儿子,想着做一些善事为孩子积福积寿。正好永福寺的长老也在为重建寺庙四处募捐,于是就找了来。此举正中西门庆的下怀,自己捐500银子还不算,还动员一干同僚集体捐献。书中评曰“慈悲作善豪家事,保福消灾父母心”,可谓一语中的,说出了很多人做慈善的本质和根由。
第一,福祸本就家中藏。古人云,上善若水。慈善应该是无求无应的,如果慈善是为了祈福,或者说功德于己,那么就不叫慈善,应算作花钱买福消灾。有子万事足,西门庆发财升官添子,可谓春风得意,志得意满,此时做好事不为消灾,只为祈福。
西门庆对长老说:“实不相瞒,在下虽不成个人家,也有几万产业,忝居武职。不想偌大年纪,未曾生下儿子,有意做些善果。去年第六房贱内生下孩子,咱万事已是足了。”
人都是一厢情愿,身在迷中不自知。西门庆花重金帮着修庙,其实家中祸福自藏。他放着家中的问题不解决,却寄托于迷幻之中,也算是执迷不悟了。
第二,古代妻妾生儿子的重要性。李瓶儿为西门庆生了儿子官哥,可谓一家欢喜几家愁。吴月娘整天请姑子给自己弄药,就想着生个儿子,为的是守住这片家业,以后有个依靠。小妾们更是不同,吴月娘纵然没有儿子,也可以在西门庆府内养老,自己有儿子还踏实些,自己没儿子也不会把她怎么着。其余的小妾们可没这么好命,因为有儿子就有未来,如果没有孩子,府内顶多算是暂时寄身的地方,西门庆一死就只得另投他处。
第三,人世间的悲欢并不共通。西门庆回家后,高兴地拉着吴月娘到李瓶儿房中看孩子官哥儿。这段描写把几个妻妾的心态写得淋漓尽致。
月娘把手接着,抱起道:“我的儿,恁的乖觉,长大来,定是聪明伶俐的。”又向那孩子说:“儿,长大起来,恁地奉养老娘哩!”李瓶儿就说:“娘说那里话。假饶儿子长成,讨的一官半职,也先向上头封赠起,那凤冠霞帔,稳稳儿先到娘哩。”西门庆接口便说:“儿,你长大来还挣个文官。不要学你家老子做个西班出身,──虽有兴头,却没十分尊重。”
人同此心,情同此理。吴月娘害怕啊,假如官哥继承了家业对自己不好,岂不是会遭很大的罪?所以,她的心里并没有多么高兴。感情这种东西,真的差一点都不行。李瓶儿的话是一种表态,李瓶儿也怕啊,如果得罪了吴月娘,娘俩就算有西门庆的保护,也难免磕磕绊绊。此谓,麻杆打狼两头害怕。西门庆根本想不到妻妾各自的心态,他认为这就是共同的欢喜,妻妾都是自己的人,为何不喜?
第四,人世间的悲欢并不共通。潘金莲对李瓶儿生孩子的表现代表了其余小妾的心态。
吴月娘、西门庆、李瓶儿守着孩子正在憧憬,不想潘金莲在外边听见,不觉怒从心上起,就骂道:“没廉耻、弄虚脾的臭娼根,偏你会养儿子!也不曾经过三个黄梅、四个夏至,又不曾长成十五六岁,出幼过关,上学堂读书,还是个水泡,与阎罗王合养在这里的,怎见的就做官,就封赠那老夫人?怪贼囚根子,没廉耻的货,怎的就见的要做文官,不要象你!”
咬牙切齿的恨,嫉妒已经让潘金莲心里极度扭曲。西门庆胆够大,一个杀夫的女人他敢弄进府,官哥儿最后死于潘金莲之手。
第五,花枝腋下犹含刺,人心怎会不带毒?西门庆的迷是心迷,无药可解,他就算一人独建永福寺,也抵不过家里养着魔鬼。他一边做着恶事,徇私枉法,结党营私,偷税漏税,淫人妻女,一边花着钱祈福消灾,真的是难为了神仙。
慈悲作善豪家事,保福消灾父母心。人在高处尽是得意,哪里会想到跌下来的惨痛?西门庆这500两银子并没有保住官哥,祸福无门唯有自招,虽然官哥儿是被吴月娘等妻妾一块折腾死的,潘金莲是主要的凶手,但也是西门庆做尽坏事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