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散养式教育方法是什么把散养孩子送进清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 点击:[11]人次
(本文共计1753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在今年高考中
洛一高毕业生张铭哲
以全市第三、理科裸分700分的成绩
考入清华
这样一个超级学霸
平时也爱玩、爱打游戏
甚至还曾有“躺平”的想法
这对父母是如何应对的
快来学几招
(▲详见《洛阳教育》2023年9月12日B06版)
一路“散养”他把儿子送进清华
在张铭哲小时候,张宝珠曾带他参观清华大学 (采访对象供图)
在今年高考中,洛一高毕业生张铭哲以全市第三名、理科裸分700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他说,自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爸妈多年的培养。一起来看看张铭哲父母的育儿经吧!
别认为孩子小
就不尊重他的选择
张铭哲的爸爸张宝珠是我市一名工程师,说起自己对孩子成长的帮助,他十分谦虚。“能考上清华,他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起主要作用。”张宝珠说,他和爱人对孩子基本是“散养”,“孩子一些看起来不太符合常规的‘小癖好’,只要不影响别人、不伤害自己,我们就不干预”。
张铭哲在地矿双语上初中时,喜欢坐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这导致张宝珠每次去开家长都很不舒服,因为他只能坐在最后一排儿子的位置上开会,有时甚至都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哪个家长不想让孩子坐前排好好听课?可张铭哲每次选座位非选最后一排。”张宝珠说,连开几次家长会后,他心里产生无数问号,“坐这里的会不会都是‘差生’?”“离老师那么远能集中注意力吗?”……对于自己的疑问,张铭哲给出的解释是,他戴着眼镜,不影响看黑板;坐那里不会被人打扰,效率更高。虽然对儿子的解释半信半疑,但张宝珠再没提过让儿子坐前排一事。
不仅如此,张宝珠还没阻拦过儿子打游戏。张铭哲上小学时,有一天回家嚷着要学打游戏,说同学们都打,自己不打就没人和他一起玩了。张宝珠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小孩儿天性爱玩,如果你不玩,就融不进他们的圈子”。没两天,他就为儿子买了一个平板电脑,还下载好了同学们都玩的植物大战僵尸。不过,他要求张铭哲完成学习任务后再玩游戏。那段时间,为了早点打游戏,张铭哲写作业的效率也提高了,完成得又快又好。
即使到了高中,张宝珠依旧没禁止张铭哲玩游戏。有时,张铭哲在家打游戏,一打就是几个小时,张宝珠从没说过他。“高中生压力本就大,也没有别的发泄渠道,打游戏能让孩子放松。”张宝珠说,也许从小到大,自己对孩子的选择足够尊重,到后来,自己越“不管”孩子越自觉。张铭哲玩游戏很有分寸,只在家玩一会儿,一到学校就把手机交给了老师,成绩也从没因为打游戏落下过。
孩子不和父母说心里话
可能因为家庭氛围
到青春期后,不少父子关系会剑拔弩张,张宝珠和儿子则无话不谈。
“孩子不和家长说心里话,我觉得是沟通氛围没营造好。”张宝珠说,如果一家子都端端正正坐在屋子里聊天,显然很怪异,“心里话,一定要在彼此放松的时刻说”。
张宝珠喜欢运动,每天都会到楼下跑步,只要儿子在家,他就拉着儿子一起跑。“跑得大汗淋漓之后,接下来就是散心、聊天时间了。”张宝珠说。
有一次,父子俩跑完步,张铭哲说:“爸,其实像你一样也挺好,一个月挣几千块钱,还能买点儿小酒喝。”听到这话,张宝珠担心儿子有“躺平”的迹象,连忙说:“你可不能这么想,现在的努力能决定未来酒的档次和在哪儿喝酒。”张铭哲在一旁连连点头。
这之后,张铭哲“躺平”的想法明显减少。
除了运动后聊天,张宝珠说,每次接孩子放学的路上,或全家吃过饭慵懒地坐在沙发上……都是聊天的好时机,“只要氛围对,你不问,孩子也会忍不住跟你聊”。
“散养”式教育
绝不是当甩手掌柜
“孩子上中学后,家长虽然在学习上给不了具体的指导,但也不能当甩手掌柜。”张宝珠说,在张铭哲的学习上,他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经常和老师交流。张铭哲上初中之后,每次的家长会都是张宝珠去开。他留下了各科老师的联系方式,经常跟老师了解张铭哲在校的学习状态。就连孩子字写得不好,张宝珠都会跟语文老师沟通提高书写能力的办法。
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在张宝珠的电脑上,排列着密密麻麻的表格,里面记录着张铭哲高三每次考试的数据,包括总分、名次,还有单科全市最高分等数据。有几次,张宝珠还把张铭哲同学的成绩也打印出来,供孩子参考,以此来激发孩子的斗志。张铭哲说:“从这些成绩表中,能直观看到我和其他人的差距,瞬间就有拼劲了。”
自我提高,不断学习。“孩子向你咨询,如果你经常一问三不知,就会失去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张宝珠说。从张铭哲上高中起,张宝珠就找人借《招生考试之友》和《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报考及录取统计》,研究里面的学校和专业。张铭哲偶尔提起来某个学校的专业,张宝珠基本上都能回答几句,所以,张铭哲在遇到困难时,总喜欢跟张宝珠交流,听听爸爸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