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农民互联网

65岁以下养宝宝合适吗住进女儿家才知养儿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    点击:[10]人次

前段时间有博主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佟阿姨今年65岁,育有一儿一女,前几年老伴去世后,一直是一个人独居,平时在楼下跳跳广场舞、遛遛弯,日子还算惬意。

与很多老人一样,佟阿姨一直认为“养儿防老”,所以虽说对待儿子和女儿都算尽心尽力,但还是对儿子稍稍偏爱——儿子结婚时,她和老伴拿出了毕生积蓄置办婚房,女儿出嫁,只是陪嫁了10万元。

当子女成家后,佟阿姨更是对儿子儿媳百依百顺,为的就是能过个安心的晚年,然而等到孙子出生后,佟阿姨才发现,现实与自己预想的大不相同。

在儿子家照顾孙子时,佟阿姨不仅要承担所有的家务,还要担心对孩子照顾不周引来儿媳的埋怨,有次不小心磕到孩子,儿媳当面数落她半天,儿子就在旁边一声不吭,让她很是憋屈。

等第二年去给女儿看孩子时,虽然外孙也是刚出生不久,但女儿很少让佟阿姨辛苦,就连家务也是抢着来,尽量让母亲能在自己家过得舒心点,于是佟阿姨又拾回了之前的广场舞爱好,小日子过得愈发滋润。

在儿子和女儿家各长住一段时间后,佟阿姨忍不住感慨:住进女儿家,才知道养儿子和女儿的差别,养儿防老是句鬼话呀!

老人住儿子家,与住女儿家有啥不同?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老人会认为女儿嫁出去后,就像“泼出去的水”,还是要“养儿防老”,所以虽然嘴上喊着男女平等,但免不了还是更偏爱儿子,对儿子付出也更多。

事实上,如今家庭子女普遍较少,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老人住在儿子家,可能并不如住在女儿家更舒服,也正是因此流传着“生儿子更多的是面子,生女儿才舒心”的说法,就像佟阿姨的遭遇,住在女儿家确实有不少优点。

1.少了婆媳矛盾

有些老人会认为,即便是和儿媳同住一个屋檐下,也能做到“井水不犯河水”,过上轻松舒心的日子。

然而事实是,由于生活习惯、育儿观念的不同,婆媳矛盾几乎是难以避免的问题,尤其在如今这个“妻管严”越来越普遍的社会,一旦发生婆媳矛盾,最后吃亏的往往是老人,也正是因此,老人住在儿子家往往不会太舒心。而住在女儿家,小事一般都是女儿做主,有矛盾好化解,跟女婿产生冲突的几率也比较少。

2.女儿更照顾老人情绪

俗话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由于天生的性别差异,女儿比儿子一般更细心,更懂得照顾老人的情绪。

老人住在儿子家时,需要时时看儿媳妇的脸色,维护儿子儿媳的情绪,而住在女儿家时,女儿往往会以老人的感受为重,更体贴。

3.女儿更照顾老人身体

帮儿子带娃时,老人就像一名24小时待命的“保姆”,尤其当儿子儿媳不懂感恩时,老人不仅要承担身体上的劳累,更要遭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反之住在女儿家时,女儿往往会更照顾老人的身体,尽量避免父母承担过多的家务,一切以父母的身体健康为主,老人自然感觉更轻松。

财产给儿子,养老找女儿?虽说住进女儿家比在儿子家有更多优势,但有些家长仍免不了受到“重男轻女”、“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在家庭资源分配上更倾向于儿子,乃至于“财产都给了儿子,养老却找上女儿”。

在现代社会中,“养儿防老”未必现实,我们在生活中和网络上都不难发现,有的“败家子”不仅难以为父母养老,甚至还需要“啃老”,反之有的女孩却能在职场上打拼一片天地,做到自立自强,反哺父母。

所以对于多子女家庭的家长来说,一定要注意做到“一碗水端平”,切忌对儿子过于重视,忽略了女儿的感受。

儿子与女儿都是自己的血肉至亲,本就没有亲疏远近之分,在养老时更是可以承担同样的责任,与其准备靠“养儿防老”,倒不如对孩子们的教育一视同仁,将儿子女儿都培养成才,到时候养老自然不是问题。

老苗结语:

从法律上来说,儿子和女儿都有对父母进行赡养的义务,但又因为一些固有的观念,有些老人会迷信于“养儿防老”,无形中有些“重男轻女”。

其实随着时代发展,住在女儿家或许比在儿子家过得更舒服,作为家长要注意做到“一碗水端平”,而子女也应该多反思,如何才能更好地照顾老人,承担起赡养责任。

今日话题:你觉得儿子和女儿养老有何区别?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也是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关注老苗。

海外就医咨询案例

海外医疗咨询中介哪家强

海外高端医疗服务机构

安德森医院服务中介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