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福州苎麻

6月武汉旅游穿搭400多年前的顶奢来汉速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    点击:[13]人次

来不及变心,武汉博物馆又又又上新!

春天的武博好热闹。“梅绽春色——杭州博物馆藏梅花书画展”“唐风妙彩——长沙窑瓷器精品展”风起山海,闽在福中——民俗里的福文化展”先后开展,打卡博物馆成了不少武汉人迎接春天的必选项。

“惟日与月——明万历文物专题展”活动海报

3月21日,武博又迎“贵客”,“惟日与月——明万历文物专题展”在武汉博物馆隆重开幕。120余件北京明十三陵定陵出土的随葬器物、武汉博物馆藏万历朝文物、反映明代对外社会交流的水下考古成果……明代皇室的仪制与日常生活,晚明的艺术审美和价值取向,大时代背景下的民族融合与中外互动,以文物为载体悉数呈现。

来!和小布共赏大明风华。

沉浸式体验帝王家的“泼天富贵”

定陵,中国明代十三陵之一,是明神宗朱翊钧及其皇后的陵墓,是中国迄今为止第一个且是唯一一个考古发掘的明代皇帝陵墓。

金枕顶

得益于张居正等能臣在朝政上的成绩,万历在位时曾出现过短暂的国力富强局面,人称“万历中兴”。

进入展厅,皇家的气派迎面而来。日常洗漱、穿戴、饰品上,随处可见流光溢彩的金银器皿、珍贵玉器、宝石镶嵌。循着这些文物留下来的生活痕迹,帝王家的精致日常缓缓展开。

银鎏金云龙纹漱盂

嵌珠宝金托雕花卉双耳玉杯

古代皇家的“多巴胺”穿搭

万历年间的审美取向,从多彩绚烂的服装、饰品中便可瞥见。

六龙三凤冠(复制品)

展厅“C位”的“六龙三凤冠”属于孝端皇后,因出土时珠翠散乱,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复制。保留了宝石原貌的镶嵌技艺、复杂精致的点翠工艺,红蓝宝石百余块、近5000颗珍珠,尽显奢华。

红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复制品)

红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文物原件是皇帝举行祭祀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最高等级礼服。在古代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这件衮服大量采用捻金线和孔雀翠羽绒缂织,是明神宗最奢华的一件龙袍。

玉雕花蝶嵌珠宝金簪

还有出土以来首次展现在公众面前的玉雕花蝶嵌珠宝金簪、玉雕仙翁人物嵌宝石金簪、嵌宝石花果盆景金簪、嵌红宝石金龟子金簪等皇后所用之金饰,无处不是皇家风貌。

把郑和时代寻得的宝物戴头上

明代郑和下西洋,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也影响着皇家的手工业生产。

嵌紫晶兔金簪

打开孝端皇后的首饰盒,对外贸易在此留下痕迹。国内并不常见的猫睛石、紫晶石,产于斯里兰卡的蓝宝石,以精湛的制造工艺被镶嵌在簪子、腰带上,穿越山海,衬托着皇家的华贵雍容。

“万历卅一年”款铜罗盘

武博还精心挑选了馆藏的罗盘、写有阿拉伯文的珐琅器皿进行展示,是古代中国工艺精湛、外贸发达的见证。

各花入各眼,众口也能调

“鎏金嵌宝石方胜形带扣是我最喜欢的展品,我还买过‘同款’。”小彭是个钟情汉服的女生,在汉服同好群里得知了本次展览的讯息,便第一时间前来参观。

鎏金嵌宝石方胜形带扣

据她介绍,方胜是形状像由两个菱形部分重叠相连而成的一种首饰,也指这种形状,是汉服爱好者常用的配饰。“在博物馆感受这种传承,是很特别的体验。”

展览期间,每周六上午10点会有不同的专家讲解员为市民免费讲解,涵盖考古、服饰、首饰等不同领域,市民有机会从不同视角感受大明风华的文化内涵。

彩蛋不断,要细细看

展览里,还藏着不少策展人匠心独运的小彩蛋。

《出警图》

《入跸图》

出入口处,装饰有《出警入跸图》的复制画。《出警图》绘皇帝骑马,由陆路出京,《入跸图》画皇帝坐船,走水路还宫。万历谒陵的故事碰上前来赏玩的市民,奇妙的穿越感油然而生。

展厅顶部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

展厅顶部布置了万历年间徐光启和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测绘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400年前的星光,是古人高超的天文学造诣的折射,也照亮了观展的市民们。

此次展览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明十三陵博物馆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支持,武汉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共同承办。

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6月15日,欢迎武汉市广大市民和游客走进博物馆,近距离睇观大明盛景。

(来源 武汉市博物馆 武汉发布记者 范家曼 通讯员 龚永平 摄影 康婧怡 部分图片由武汉市博物馆提供 )

美国安德森看病流程是什么

海外就医服务中介

赴美就医服务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