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大足旅游攻略重庆大足荣昌和四川安岳接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 点击:[14]人次
重庆市大足区与荣昌区还有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交界有个铁山镇,或许铁山镇跟很多乡镇一样,也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乡镇。当更深入的了解铁山镇后又觉得铁山镇又不是个很普通的乡镇,双河社区的由来,为何叫铁山镇,而又为何被称为“川东三大廊檐老街”,带着种种疑问走进这个不普通的铁山镇。
铁山镇大足区西北部,距离大足城区20公里,截止2020年户籍人口为3.5万余人。铁山镇的前身是清朝同治年间设的双河场,双河场能够成为方圆十里内最大的集贸市场皆因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清朝宣统元年(1909)设双河乡,民国时期双河乡是第一区,当年大足县管区,双河乡排在第一,若不是太靠近四川的话想来大足县的县治所极有可能在双河场。
双河乡在民国时期非常的大,即便是后来的高升镇也是从双河乡析分出来的。不过民国时期设高升乡也有原因的,据历史记载唐宋时期设有昌州,昌州下设有大足、昌元、静南三县,静南县府衙就在高升镇。高升镇的曾经毕竟是个县城,县城被当时的双河乡管辖也说不过去,不析出地来设高升乡都对不起历史。不过奇怪的是当年为什么不沿用老地名静南乡而是高升乡,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全国解放后双河乡为大足县的第十区,民国初期的县管区双河乡就是第一区,解放后成为第十区,从长子跌落到小幺这样的安排,作为外人的我都对双河乡感到不平。双河乡混得再弱,也不至于排到第十区,双河乡民国时期是长子,即便是最弱的也在民国29年都排在第五位,怎么到全国解放后成为老末了,这样的安排对曾经的长子岂能不憋屈。
1953年双河乡和高升乡各析出地方设多宝乡,多宝乡就是后来的宝山乡。1958年双河乡更名为双河公社,生产小队、生产中队、生产大队再到公社,这些单位80年代的我感到很模糊,90年代可能还有点记忆,00后可能对集体经济没一丁点都不知道,更不用说粮票、布票、肉票这些有时代意义的东西了。我长这么大没看见过粮票、布票和肉票,不过看到过油票,因为老汉80年代开东方红拖拉机,家里面珍藏有几张油票。
1981年双河公社更名为铁山公社,更名铁山公社的原因是场镇西边的伍家坡有一块铁碑,当地人叫铁山坪,双河场的场镇当时已经扩建到铁山坪所以更名为铁山公社。1984年铁山公社更名为铁山乡,1993年上级认为铁山乡混得不错就升格为铁山镇,2003年由于宝山乡混得不太好就撤销并入铁山镇。双河场发展得比多宝场好,最后为何铁山镇的职能部门搬迁至多宝场难以理解,莫非是多宝场更靠近大足城区。
铁山镇的老街,也是本次铁山镇的目的地。这条老街是铁山镇的起底家业,若是没有这条老街可能就没有后来双河乡、铁山镇什么事了。铁山老街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目前保留下来的都是清末的老建筑。铁山老街的古建筑跟西南地区的传统的吊脚楼有很大的区别,整条街近300米长,老建筑大部分都是木质青瓦民房,屋檐向外伸展有两米宽,屋檐最外端有柱子支撑。铁山老街的建筑风格跟传统的西南传统建筑风格之所以有区别就是修建房子的是客家人,修建这样的房子就是为了让路人遮风避雨。
此类建筑称为廊檐房子,以廊檐房子为主体而成的街道所以也称之为廊檐老街。铁山老街共有108根柱子,之所以用108根柱子可能是按着当年梁山好汉的规模去修,据说当年居住在铁山老街都必须是男丁。后来因为男丁不够凑就加进来几位妇女,给外人解释是梁山好汉都并非是好汉,还有好几位烈女,就好比如桑三娘。
铁山老街历经岁月的洗礼和时光的流逝,逐渐成为人们遗忘的角落,老街仍在,老房子仍在,老人仍在,唯一担心的是这条廊檐老街因得不到保护而消失。要知道铁山老街跟永川区的板桥老街还有涪陵区大顺老街被称为“川东三大廊檐老街”,三大廊檐老街算是板桥老街保存最完整,铁山老街次之,大顺老街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铁山老街听说要修复,有消息就好,起码能让大家唤起铁山老街的存在。
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朋友前去铁山老街游玩非常的方便,不过以当前私家车普及率这么高,想来前去游玩的也不大关心公共交通。大足区没有直达铁山的客运车,只有在大足乘坐公交车到三驱,然后在三驱乘坐去铁山的客运车,全程票价多少没过问,不过按一公里5角钱来估算可能也就5元左右。喜欢参观廊檐老街的朋友有时间何不前去看看,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