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多功能插座

世界杯酒吧疫情诸神黄昏依然有热血和鼓舞深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5日    点击:[12]人次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摄影 林云龙

桌子上的手机开始震动。

许科新快速把视线从电脑屏幕上的直播比赛画面中移开,划开了手机:新的订单来了。

没有犹豫,他合上电脑屏幕,直接冲下楼,骑上电动车,冲进黑夜里。

25岁的江西景德镇人许科新是一名美团外卖骑手。

作为骑手球迷,许科新的世界杯是碎片化的。

只要有订单来,无论比赛进行到哪个赛点,许科新都会立刻从球迷切换到小哥,开始他的送单模式。

11月25日夜,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记录了许科新作为一个外卖小哥的世界杯时间。

1】世界杯期间,夜间单量增多

球迷骑手:见缝插针也快乐

世界杯期间夜晚的热闹属于许科新,又不属于许科新。

他和往常一样送单,但世界杯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单量,跑单的速度更快了。

夜场送单的忙碌从傍晚5点一直持续到凌晨,一天的业绩冲量,主要集中在晚上10点半之后。“平时八九单,世界杯期间,我能送到十五单。”

11月25日晚上10点的这一单,并不远,从烧公鸡的店里取餐,送到杭州滨江区春波南苑。

彼时,正在直播的是东道主卡塔尔对塞内加尔的比赛。塞内加尔2比0领先东道主卡塔尔。

“这场卡塔尔要逆袭,有点难。”

小区很大,许科新很快找到了4幢,跑进电梯。“说不定也在看世界杯。”他打电话联系客人,将餐食放在门口,并拍了照。“是女孩子,不一定会看。”

来不及和跟在后面的记者多说,风一样的许科新赶着去送下一单。

结束短暂的忙碌,他回到位于九本文创园的站点,继续等待当晚的外卖单。

不大的办公室,只有许科新一个人。

“平时大家都在这里休息,现在都跑出去送单了。”

球迷许科新重新打开电脑,继续看世界杯的直播。

没看到塞内加尔进球的过程,这丝毫不影响许科新看球赛的兴致。“信息时代了,精彩的进球过程和瞬间都会被剪辑成短视频,一会空单时候看就能补回来。”

看直播,是球迷对比赛的最大支持和尊重。

许科新尽可能见缝插针看直播:“一边是生存,一边是娱乐,那还是生存比较重要。”

2】从义乌到杭州,从服务员到骑手

四年一届世界杯,他的进阶

许科新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球迷。

小时候生在农村的许科新不懂球,直到2018年世界杯,来到浙江的他才真正感受到足球的魅力,从此成为一名铁杆球迷。

那年世界杯,他还在浙江义乌一家中餐馆做服务员。夏天的夜晚,世界杯火爆开场,因为看球的客人,饭馆打烊的时间推迟。

他已经记不清那是第几场比赛,只知道有巴西队,“电视机上直播的,那些踢球的人激情四射,很带劲。”不知不觉,他看入了迷。因为还在上班,要不停地干活,那时许科新也不能全情投入看比赛。他选择晚上9点下班后回宿舍弥补。

随着看的比赛越来越多,作为菜鸟球迷的许科新进阶,有了自己喜欢的球队和球星。

许科新喜欢C罗和梅西,支持葡萄牙队。

足球的魅力不分国界不分球队也不分偶像。

空下来的许科新会和同事、朋友讨论,各自支持不同的队伍,相互吐槽嫌弃。

今年世界杯在亚洲举行,许科新从一开始就关注了。

几乎所有场比赛都是晚上至凌晨的,和许科新工作的时间有冲突。不过他心态好,每天关注比赛时间,他的短视频平台的关注,也从电视剧和电影的解说全部切换到和足球、世界杯相关。

3】疫情和世界杯,不确定性和狂欢

“2022余额不足,要加油啊”

世界杯刚开始一周,许科新已经体会到了赛事的火热和球迷的狂热。

“现在不少吃宵夜的标配就是看世界杯了。”疫情改变了人们看世界杯的方式。

原本在饭店或者酒吧里集体看球的人们,好多都在家中,营造一些看球氛围。

这些都是许科新上门送餐从门缝中感受到的。

他将一单单夜宵送到。

屋内嘈杂,电视里的讲解声和交谈、呐喊声混在一起。

许科新会抓紧离开,既羡慕又失落:“门缝里传来的温热气息和几个人聚在一起看球的氛围,实在太有吸引力了。”

干活的许科新非常认真。虽然读书不多,他的安全意识特别强烈,“骑车送单都不能分心”。

只有在等单的时间,他会打开短视频平台,看两眼直播。

他也任性过。

11月25日凌晨下班后,许科新买了一堆烧烤和一打啤酒,给自己一场球赛的仪式感。

当日凌晨是葡萄牙对决加纳,37岁的C罗出场。

每天0点30分准时睡觉的许科新,看完了整场比赛。

小小的手机屏幕,现场传球的激烈,吃着烧烤,许科新喝光了三瓶啤酒。C罗点球得分的那一瞬,他激动得全身细胞都在庆祝:“不愧为C罗!”

骑手中,有不少球迷。但因为要送单,看球赛成为一种小奢侈。

除了偶尔的失落感,年轻的许科新心态很好。

初中毕业的他能选择的职业不多。

成为骑手之前,他进过厂,摆过摊,打过工,失过业,也躺平过。

疫情三年,每个人都不容易。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也让很多人承受着压力和考验。

去年10月,许科新到了杭州。

“新闻里说,做骑手能收入过万,我不信,想试试。”

踏踏实实干了一年的许科新说,新闻没骗人。“月入过万”是真的,但辛苦也是真的。这一年,除了过年给自己放了15天的假,许科新每天都在接单,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

每个月收入的三分之二,许科新都会给父母。

许科新的父母还年轻,在厂里打工,“他们说不用我养,我让他们帮我存着。”

许科新最大的开支是一个月1000多元的房租。他在滨江西兴租了一个带独立卫生间的单间。这是这个年轻人对自己最奢侈的地方,“工作耗体力,希望睡觉的地方能好一点”。

这一年,许科新跟很多人一样经历着疫情的起伏,“有些接过单的小店前一天还在,第二天就封了,然后再过阵子可能就关了。常去的小区,也被封控过。外卖集中放在门口的外卖柜子上。”

许科新所在的西兴站点,夜宵组有15名骑手。站长说他表现不错,鼓励他去考个文凭。

“给自己多长点本事,抵御不确定性。”许科新认真思考过站长的提议,他觉得站长说得有道理。

这些天许科新从世界杯的报道中学会了“诸神黄昏”这个词。

“好像有点伤感,但其实无论梅西还是c罗,他们都在球场上那么拼过,就够了。”许科新迷足球4年,这是他认为足球可以带给他的感动和力量。

既然如此,“诸神黄昏”又怎样?

2022年11月26日凌晨,许科新和我们告别。

我们互相鼓励对方:2022年余额不足,一起加油啊。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中国外资期刊

中国金属通报

名汇

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