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咳嗽跟着季节来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8日 点击:[24]人次
莫让“咳嗽”跟着季节来
近几天,微信朋友圈都在寻找一个叫“太阳公公”的人,我们已经想不起来他有多长时间没有露脸了。天气阴冷,气温骤降,医院里咳嗽的病人也多了起来。已经不仅仅是孩子,现在好多成年人也因咳嗽而头疼。大家不明白,为什么刚一入冬咳嗽就开始多发起来?咳嗽怎么治才更有效?冬天多吃哪些食物才能避免咳嗽?
咳嗽为何“爱”冬季
王勇主任说,冬天夜长昼短,气温降低,人的免疫力也会下降,这个时候感冒、病毒性感染等各类呼吸系统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冬季咳嗽之所以高发,就是因为这个季节威胁呼吸道的因素实在太多。
特别是近期天气阴冷,室外温度低,而室内较为暖和,很多人喜欢门窗紧闭。这样很不利于人体的呼吸道健康,封闭空间内空气污浊,含氧量低,细菌病毒滋生,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此外一些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等慢性疾病,冬季也是高发期,这些病也多表现为咳嗽。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虽然它不是大病,却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着很大影响。”王主任强调。气管炎患者、慢性病患者、长期吸烟的人、对冷空气敏感的人……这些群体到了冬天都容易咳嗽。
对于经常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的市民来说,平时可以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猪肺、豆浆、鸭蛋、蜂蜜等。
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地
“呼吸道疾病关键在于预防。”王勇主任说,冬天,老年人、小孩可以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喜欢晨练的老人,晨练时间不宜过早,以免诱发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复发。预防感冒还应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愉悦的心情。同时,要做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慢跑、打拳等都可以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如果已经患上感冒,则要注意多休息,切忌自行胡乱用药,也应避免与他人的接触,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这样可以减少感冒病毒传播的机会。对于抵抗能力较低的老人、孩子等,尽量少去商场、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地方,以免被传染。
而在饮食上,感冒患者更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温开水或清茶,从而保持鼻黏膜和咽喉部位的湿润。此外要避免暴饮暴食,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一些清润的汤,如银耳汤等,还可多吃萝卜、土豆、菠菜等蔬菜以及柑橘、苹果、香蕉等水果,以保证身体对维生素的需要。如果嗓子疼、咳嗽,可以口服清热解毒药预防呼吸道感染。
不要盲目止咳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王主任指出,咳嗽是一种疾病的症状,它会引起主观上的不舒服,让人感觉痛苦,许多呼吸道疾病都会引发咳嗽。可是另一方面,咳嗽是一种正常的保护性生理反射。在咽喉有微小异物进入时,咳嗽起到排痰的作用,将痰液或者其他异物清除出去。没有咳嗽的保护作用,即便是很小的异物都会因为停留在咽喉没法及时排除而引发感染病变。
许多人一咳嗽就吃药镇咳,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得当的,属于“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盲目举措,处理不好还可能加重病情,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还有人认为咳嗽没什么大碍,过一段就会自愈,其实这些都是误区。
什么时候可以服用止咳药物呢?王主任告诉记者,首先必须是干性咳嗽,也就是说痰少,咽喉中没有异物感时,才主张镇咳。另外,一般在症状明显、主观上带来比较强烈的痛苦和不便时,医生才会主张服用效果比较明显的镇咳药物。如果咳嗽伴有痰,尤其是痰液较多较浓的时候,千万不可盲目镇咳,否则可能会导致气管堵塞,加重病情。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以化痰为主,止咳为辅,痰没了,咳嗽自然不治而愈。
王勇指出,咳嗽是许多病症的并发症,不能一咳嗽就服用止咳药物,而应该针对引发疾病的根本病因对症下药,中医里非常强调“治病必求其本”就是这个意思。有些咳嗽是感冒引起的,有些是过敏引起的,还有的是哮喘、气管炎引起的,虽然看上去都是咳嗽,但是治疗方法却差别极大,因为咳嗽就服用止咳药是不科学的,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才对。
食疗止咳
除了预防以外,咳嗽时还可以用一些食疗的方法来缓解,王主任给大家介绍了一些食疗方法,这些食材都非常常见,家庭易操作,方便可行。
铁树叶花生米将铁树叶一片,花生米30克,加水煮沸15分钟,熬好后倒入碗中,加蜂蜜30克,搅匀,饭前服,一日3次。
烧甘蔗取一段甘蔗,带皮放到锅底烧(没有地锅的可放在锅里煮)。烧熟后,把甘蔗皮削掉,像平常吃甘蔗那样嚼着吃,吞下甘蔗水,吐掉甘蔗渣,连续两天就可以了。
香油炒淡鸡蛋锅里倒上纯芝麻油(香油),打一个鸡蛋到锅内炒熟,趁热吃掉(鸡蛋不能放盐,这样才有效果)。一般是晚上睡前吃,效果很不错。
萝卜葱白汤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3碗水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成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可化痰止咳,治疗咳嗽、痰多、畏寒、身倦酸痛等。
红糖姜枣汤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用3碗水煮,煮成一碗半水,服后微微出汗即可。
按摩止咳
王勇主任说,咳嗽,除了吃些润肺食物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来缓解,那么,按什么穴位可以止咳呢?王主任给大家介绍了止咳防燥的五大穴位。
合谷穴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天突穴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咽喉肿痛等。
厥阴俞穴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还是喉咙有异物存在,效果都非常明显。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3次就能见效。
太渊穴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痛。
膻中穴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