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承插三通

17岁男孩的卧室怎么装修17岁少年承包一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9日    点击:[13]人次

17岁的张爱民是江苏淮安技师学院烹饪专业一年级学生,他放暑假了,可是爸爸妈妈却没有放假。看着父母忙碌的身影,张爱民主动提出暑假期间家里的一日三餐由自己承包了。

每天早上7点左右张爱民就会到菜市场去买菜,按照每天70元的伙食标准选菜、配菜。

张爱民说平时都是妈妈做饭,自己就帮忙打打下手,这正好赶上暑假,父母都忙,就该自己"大展身手"了,一来可以帮父母减轻一点负担,二来也有助于给家里营造更好的氛围。

这个暑假,张爱民已经连续做了52天的饭菜了,而且每顿荤素搭配、菜品丰富,做得有模有样的。

张爸爸谈起儿子满脸笑意,张口闭口都在夸儿子懂事,有这么听话的儿子,爸爸真是想想都觉得跟吃了蜜一样甜呢。

网友总结说做不做家务的什么不重要,关键是这样的家庭氛围也太好了吧。张爱民承担起一日三餐的责任时表示"做饭可以给家里营造好的氛围",而张爸爸也用笑成花儿似的脸告诉我们,儿子营造的氛围确实让爸爸感觉到了和睦家庭专属的幸福快乐。

看了张爱民做的饭菜,网友直呼这娃也太懂事了吧,他能体谅父母的辛苦,主动提出负责暑期的饭菜,并且坚持着执行下来,真的挺不错,值得点赞。

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参与家务"的经历,不做吧,要挨骂;做吧,又被嫌弃。这其实也是多数家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总有一些父母嘴上说着希望孩子勤劳一点、多做一点,可当孩子真要动手来做时,父母又嫌东嫌西,甚至因为"看不惯"直接剥夺孩子尝试的机会。

知乎上有个问题"小时候从来不让我干家务,长大后却嫌弃我什么都不会,怨谁啊?"帖子后面跟了很多深有同感的网友。有网友说自己小时候扫地,可是妈妈总嫌弃自己扫不干净,直接抢走扫帚她自己来扫,一次两次次次如此,等该网友长大后,不再主动打扫屋子,然后就换来父母的责骂。

还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类似的经历,小时候父母担心厨房不安全,最开始连厨房都不让自己进,后来同意他进厨房切菜了,却不同意碰锅。就这样父母一直这不让碰、那不让碰,突然有一天发现孩子长大了,就开始抱怨自家娃不会炒菜,而别人家的都会。

我们都知道孩子不是一天就能长大的,学做家务也一样,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父母在最初阶段出于种种原因不让孩子触碰家务,却寄希望他某一天突然扫地、做饭、洗衣服等家务技能样样精通,这现实吗?

还有些爸妈在家什么都舍不得让孩子做,觉得只要好好读书就行。结果孩子一离家,处处难以自理。其实,做家务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主能力,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和责任感。因此,平时在家,父母就应该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进行对应的引导,让孩子从"小处"学起。

2-3岁时,父母就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在父母的指令下帮忙摆放筷子、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把玩具放进收纳箱等。

3-4岁时,可以让孩子做这些家务:让孩子学习折叠自己的衣服,并把衣服放进衣柜;饭后把自己的碗筷放到水槽里,或者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入脏衣篮。

4-5岁时,饭前在父母指导下参与摆盘(烫食除外),饭后和父母一起把脏的碗筷一起收回厨房;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物;自己的毛巾、牙刷要自己收拾摆放。

5-6岁时,学着收拾房间,收纳自己的物品;自己准备第二天上学需要的物品;学着擦桌子、扫地等。

7-12岁时,能够刷洗碗碟;可以自己清扫自己的房间;学会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如蛋炒饭、西红柿炒蛋);学会用洗衣机等。

爸妈们要注意,孩子最开始学做家务时肯定会经历毛毛躁躁、粗枝大叶的时期,这个时期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以及鼓励,父母千万不要因为看不惯孩子做家务的效率而责备孩子,更不应该因此彻底剥夺孩子做家务的机会,做家务这事就跟长大是一样的,慢慢来,他总会给你惊喜的。

养生保健指南

环渤海经济瞭望杂志社

高铁速递邮箱

智慧农业导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