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亭湖家用电器维修亭湖区大洋街道六朵金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9日 点击:[11]人次
盐城市亭湖区大洋街道有六个社区,当家人都是清一色“巾帼英雄”,也基本是一色的80后大学学历“高材生”,她们始终战斗在防疫抗疫、防台防汛、服务群众的一线,守护社区家园安宁,被大伙亲切称为“六朵金花”。
防疫抗疫,勇往直前
“太感谢刘书记了,特别是昨晚电话里我听到旁边有孩子的哭声,你是一个母亲,深夜还在为我的事情忙碌,我为社区有你这样的好书记而感到骄傲。”
家住新锦苑小区的何阿姨,有高风险地区经停史,需要集中隔离。但因为身体原因,情绪很不稳定。毓龙公园社区党委书记刘熙第一时间打电话劝说,并与酒店协调,最终何阿姨愿意去集中隔离。第二天一早,刘熙又接到电话,因酒店早餐不能及时送达,外加睡眠不好导致血糖升高,这让原本身体不好的何阿姨情绪更加紧张,刘熙立刻请示上级,通过审核,最终同意了何阿姨居家隔离申请。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党员是冲锋陷阵的先行者。大洋街道各社区书记与网格员一起,通过敲门走访、电话问询等方式,对所有小区进行走访登记,查看健康码、疫苗接种情况、行程码等,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筑牢第一道防线。
“晓花书记”是盐海社区居民对当家人戴晓花的亲切称呼。盐海社区有小区19个,居民10756人,外来租户和流动人口多,返盐人员多。党委书记戴晓花从 7月21 日凌晨疫情防控一开始,就绷紧了防疫弦。她每天早上不到 7 点上班,深夜11点以后才下班,每日排查重点人员,逐一在每个楼道单元格张贴通告,做到全覆盖无盲区,并保持24小时随时待命的状态。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愿做一株小小的苔花,半寸芳华却风雨绽放,许你旅途阡陌一缕微微馨香。”戴晓花在工作笔记上这样写道。
亭湖区大洋街道党工委书记金东霞说: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像刘熙、戴晓花一样的“逆行者”奋战在一线,层层织密防护网,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防台防汛,冲锋在前
前些天,突降大雨,位于东升新村社区境内的原盐都区乡镇局家属区,社区党总支书记蒋玉干正挨家挨户排查,对住房有隐患的,迅速组织撤离。同时,组织4台抽水泵,不间断地排水,并配合消防队员,做好排涝工作。蒋玉干一夜未休,一直忙碌到第二天早上6点。“感谢蒋书记,不是你们帮忙排水,不知道水要多深呢,家里的东西要泡掉多少呢。”居民孙志亚连声感谢。
进入雨季,蒋玉干提前谋划,走遍社区角角落落,针对辖区内市药监局家属区、建洋路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墙体及低洼路段区域进行了重点排查,并向社区居民宣传防汛常识,提醒居民在暴雨天气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动员盐阜公路运输集团家属区14幢、16幢C级危房住户投靠亲友,对一些年老体弱且附近没有亲友的居民,直接安排他们住进宾馆,最终将危房住户全部安全转移。
大洋街道地处老城区,老旧小区多,汛期面临内涝隐患。各社区严阵以待,防患于未然。7月份,台风“烟花”肆虐,育才社区党委书记王伟提前研判台风和雨情水情汛情发展趋势,帮助辖区居住在危房的80多户家庭紧急撤离。主动备齐、备足各类防汛抢险物资器材,并以身作则,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将辖区所有窨井全部清淘一遍,在重点险工患段增加现场抢险物资储备。“群众越是需要,越要冲锋在前。”王伟发挥社区“主心骨”作用,舍小我,为大家,24小时吃住全在社区,脚踩泥土,心系百姓,为的就是能够第一时间应对突发情况,保护群众生命安全。
精准服务,一往直前
7月12日晚,天气格外闷热,不少人呆在空调间里惬意地纳凉。可海悦社区党总支书记董志梅却没闲着,她带领一位社区人员,正在居民刘继发家“回访”。因为董志梅还有一个身份——市人大代表。
家住滩涂新村的刘继发今年七十多岁,孙子18个月大时,因儿子患上精神疾病,儿媳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刘继发的妻子在孙子10岁时去世,目前一家三口只靠几百元的低保金维持生活。近年来,在董志梅的关心下,社区每年都会资助刘继发孙子的学费,并安排刘继发看管小区的车库。
在走访中,董志梅得知,刘继发的孙子正在读研究生,经济负担有所加重。第二天,董志梅就发挥人大代表的职能,积极与相关方面协调,使刘继发又增加了一份工作——打扫滩涂新村小区,并资助了彩电、羽绒被、夏凉被等生活物品。
近年来,董志梅不断的深入小区了解社情民意,收到居民反映的问题36条,已帮助解决32条。“我将进一步发挥基层代表职能,展现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为民情怀,力争与更多居民打成一片,精准化解居民难题。”她表示。
联合大学生志愿者开设爱心课堂,并组织知识竞赛、暑期夏令营等文体活动;组织志愿者到小区提供免费理发、修理家用电器等特色服务……从事社区工作15年的通榆北村社区党委书记王李,为实现服务群众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厘米的跃进,以社区志愿服务站为依托,依靠社区150余名志愿者,组建了5支志愿服务队伍,他们身穿红色马甲,活跃在社区,精准化为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务。“王书记的这支‘红马甲’队伍真不错,没有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谈起社区志愿者,通榆北村居民们都赞不绝口。
通讯员红萍 骁宇
校对 李海慧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