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苗榕谈育儿那些事儿专业早教老师教你一招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9日 点击:[11]人次
嗨!大家好!我是在早期教育一线工作了20年的榕榕老师。今天和大家来聊一聊:家有性格内向的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
现如今的社会,对教育的观念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譬如:“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教育最佳时期是从胎教开始”,“我家宝宝学习了音乐,舞蹈,画画,快乐思维……”
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教育越来越提前化,那究竟多早对孩子干预教育比较理想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答案当然是越早进行有意识的干预教育,越好。
那什么是早期教育,综合中外早教专家的研究概括为:从婴儿出生之日起即0到6岁期间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教育活动。抓住婴幼儿在不同月龄、年龄期间的心智及身体的发育关键期(敏感期),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教育,以充分开发其智力潜能,促进儿童健康、全面、综合的发育,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这里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秉性,她(他)是内向型呢?还是外向型呢?还是内外兼备型呢?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家庭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教育。
比如说:这个孩子性格有点内向,好静,不怎么喜欢与别人交往,但又有点粘家人,她(他)喜欢默默地、安静地做一件事,我们首先懂得欣赏自己孩子的优势,不要一味地责怪孩子“你怎么跟个闷葫芦一样,不说话”或者一味地将孩子往外推“多出去玩玩,别老呆在家里”。你会发现你越这样责怪的说,或者一味地将孩子“往外推”,不光效果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有时甚至还让彼此不开心。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待,根据孩子的本身特点,结合家里的现有条件,可以寻找一些符合孩子特点的事情来做,比如说:找来一本书,带领着孩子一起来阅读,开启一段温馨的阅读之旅,岂不快哉。
即通过家庭教育资源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引导幼儿与经典好书交朋友,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和水平,让阅读成为孩子认知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童年快乐生活的一部分。又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我们不必抓住孩子性格内向来放大它的弊处,换一种思维方式,可能结果不一样。
在这里,需要注意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经验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的图书,小一点的孩子可以选择画面色彩丰富,图书材质牢固,撕不破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选择图书画面大点,配有简单文字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