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分解箱

城市种菜养花的人(城市中开荒种菜的都是哪些人?)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5日    点击:[9]人次

总是听新闻报道,某某小区的公共绿地被小区的住户擅自围起来种起了蔬菜,某某待开发的公共建设用地被周边的居民开荒种成了菜园,甚至,我们都经常发现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有人开发种菜,而且这些地方种植的蔬菜都长的绿油油的,非常讨人喜欢,甚至有偷菜的冲动。

私自在公共绿地种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按说目前国人的生活水平,已经不再愁吃喝,不必斤斤计较了。带着好奇的心里,我就开始观察,并进行了一些实地调查,经过的不断地走访,越多相关的报道,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首先弄清了开荒种菜的都是哪些人?

和大家想象的一样,绝大多数都是老人,年龄在60岁~75岁之间,年轻人相对较少。

其次明白了这些人为什么要种菜?

这个问题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老人;一类是城市里退休的老人。

从农村来到城市的老人,她们曾经一辈子务农,没有其它经济收入来源,子女成家后,主要是跟随子女生活,来到城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子女带孩子。当孩子慢慢长大,不需要时刻照顾的时候,她们的时间开始多起来,时间越多,越无处打发,因为她们大多不识字,不会跳舞、不会乐器、又没有固定的爱好,无法和城市里的老人相融,精神上开始感到空虚,菜市场是她们经常光顾的地方,然而随着物价的飞涨,菜价也水涨船高,因为老人们是从农村过来的,在农村,吃菜都是自己种的,在房前、在屋后、在村旁,随吃随采摘,所以就很不习惯花钱买菜,尽管子女都给的有买菜钱,总觉得自己种些菜就能吃着更方便,更省钱,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侵权既删

城市老人,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经济基础,而且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这类人曾经上过山下过乡,退休后开始寻找美好生活。回忆起当年下乡插队的日子,对土地有一种亲切感,有养生的理念,对吃的有挑剔,对锻炼有兴趣,所以就有了种菜的想法。因为有经济基础,又有文化修养,基本上都是在自家小院或露台种植,或者租地种植,只有少部分人占用公共绿地,他们种菜的目的主要以养生、娱乐为主。

侵权既删

从上面分析不管哪类老人,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目标,一是爱好;二是能给生活增加质感;三、是面对高物价、高污染的食材,想寻找更经济、更有机的生活方式。

城市种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要妥善管理,种植蔬菜也能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蔬菜也是植物,也能开出缤纷的花朵,结出灿烂的结果,和养花没有什么区别。有些小区公共绿地,物业管理不善,导致脏乱差,非常影响观感,还不如分割成小块分给居民种植蔬果。有条件的小区,比如大屋顶平台,开发成蔬果花园,组织个种植协会,也能丰富社区生活。

侵权既删

从更深层次来说,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老人正面临退休后生活的问题,养老的问题,他们劳碌一生,为祖国为家人为子女为儿孙奉献一生,总得有个好的托付,个人认为,菜园养老未必不是一种生活方式。

侵权既删

但愿这代老人都有安详的晚年!

大武汉

现代企业文化杂志社

中国航班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