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落枕的小窍门是什么落枕不是病麻烦却不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5日 点击:[7]人次
不少人一觉醒来常发现落枕,虽算不上大病,却增添不少麻烦。
在中医看来,落枕往往与体内气血失调,复感风寒,以及枕头选择不合适等因素相关。在此,分享三个生活中的小窍门,有助于改善落枕现象。
贴膏药, 避免颈肩部着凉
落枕后,颈部、肩部需要保暖,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气血的运作。此时,贴上能使皮肤发热的膏药,效果会比较好。
要注意的是,应避免贴含有冰凉成分的膏药,如麝香等。另外,膏药不要贴在皮肤破损处。
同时,适当加强保暖。尽量不要穿低领衣服,即便是炎炎夏季,也要避免肩颈对着风扇、空调直吹。
善用中药材, 煮水后外敷中医认为,泽兰味苦辛,归肝、脾经,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的功效,可通过煮水或捣烂外敷于颈部;
细辛性温味辛,归心、肺、肾经,可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宽筋藤味微苦,性凉,归肝经,可祛风止痛,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将上述三类药材的干品煮水后外敷,鲜品捣烂外敷,均可改善落枕症状。
选对枕头, 减少落枕对于经常落枕的患者而言,晚上睡觉时枕头垫的方式要特别讲究。
枕头的高度应该为两竖拳高,枕头材质软硬适度。枕头用久了会变薄,就要及时更换。
一般来说,不论侧睡还是仰睡,枕头高度能使你的颈椎与脊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便能减少落枕的发生。
按穴位落枕了,可常按压手背上的落枕穴。
落枕穴位于第二、第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约1厘米处,亦 称“外劳宫”,与手心的“内劳宫”相对。用对侧食指、拇指对掐内外劳宫穴,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次10~15分钟。
同时,缓慢向前、后、左、右活动颈部,随着指压力度加大,疼痛缓解,活动幅度可逐渐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