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岭镇电器维修荜路蓝缕坚守初心陈惠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31日 点击:[6]人次
宿松县国宁电器的陈惠先生,是一位在本县家电销售领域颇有名气的公司老总,同时又是宿松县家电经营者协会会长。他是义门陈氏公通公支下再一公后裔,1972年出生于本县许家岭,从小就聪慧机灵,耳濡目染当年许岭街商贾云集买卖兴隆的场面,在孩提时期就暗下决心,立志长大后创业当大老板。
还在上学的时候,他就有模有样地学着经商,从小商小贩做起,到后来发展成了工艺品店的小老板。因执着好学,他很快积累了一定的经商经验。父辈们因为自身辛苦的生活经历,思想保守求稳,总是期望子女能过上轻松安稳的好日子。1995年技校毕业后,为遂父愿他到宿松百货公司的百货大楼工作,当了一名月收入三百元的国营单位营业员,过起了当时很多人羡慕的所谓安逸生活。但陈惠心中可不这样想,在那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年代,眼看着一些熟悉的人,下海创业腰包鼓起,冲到了改革开放前列,成了弄潮儿,他那颗不甘平庸、欲成大事的初心在胸中剧烈燥动。
直熬到1999年的春天,机会终于来了,百货大楼内的家电柜组,在经营上遇到了困难,年亏损达三十多万元,公司为了扭亏,打算改变经营方式,决定把该柜组面向内部员工实行承包经营,硬性条件之一是必须安置百货大楼下岗的十几名员工就业。陈惠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无畏市场经济的艰险,不怕同行竞争的残酷,毅然决然承包,他与昔日要好的三位同事一道,义无反顾地与公司签订了承包合同,并如数安置了下岗职工。
陈惠胸中有志向有抱负,平时坚持治学充电,为人谦和低调,善于团结协调,与同龄人比颇有经商经验,在团队里成了主心骨,于是合伙人都乐意与他合作共事(并创下了直至现在合作20多年仍亲密无间的奇迹)。承包手续办了,虽有人手有场地,但关键的起步资金却没有,难以开业。团队合议后要求人各筹款四万元,可此时他却没有一点路子。俗话说“父亲是儿子登天的梯”,他随及回许岭恳请父亲帮助,在父亲的鼎力支持下,从亲友处东拼西凑借到了四万元人民币。经营家用电器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谈何容易!商品种类多、价格高,进货源头广,启动资金可不是小数目,四个人合起来也就区区十六万元。困难吓不倒英雄,资金难不倒好汉。陈惠率先垂范,团队人员风雨同舟,齐心协力,东腾西挪,妙计频出,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轻舟已过万重山”,公司如期开业,并逐渐走上前进的快车道。
陈惠在经商方面具有独到的眼光,就拿冰箱来说吧,当时在市场上走红的品牌数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却偏偏看好了海尔家电,他看好德国工艺的质量,并预测到未来的市场走向,直接当上了海尔系列家电在宿松的总代理,五年后办起了独立法人的宿松县四方电器销售有限责任公司。陈惠的经商之道不单是表现在对市场行情的判断上,更在于他对制度的严格执行和对顾客发自内心的尊重上。有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至今使知情者念念不忘。新世纪那年的重阳节,他到梅墩畈一个农民家里去安装电视机,调好天线工作结束时已到了饭点,农家大嫂感激地热忱挽留他吃炒面,其实他正饿得慌,为了遵守公司不收顾客礼物(包括餐饮)的规定,出于不打扰顾客,硬是没有吃一口炒面,空着肚子回城,到家饿得头发昏。其实,20多年来类似的例子不计其数。在为顾客服务上,他们白天营销,晚上送货上门并安装、调试。忍饥挨饿、冒暑受冻是常事,更谈不上睡个囫囵觉。他们坚持以顾客至上、真诚热情周到的服务行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营打造着属于自己的公司,故此,海尔家电在社会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公司于2012年6月正式更名为宿松县国宁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在陈惠的领导下,国宁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声名鹊起,在宿松消费者之中有良好的口碑,生意因此日益兴隆,从而建起了庞大的消费群体。 创业艰辛,功夫不负有心人,事业越做越大,十多年来陈惠的公司已发展成为本县首屈一指的家电销售知名企业。由当初一个不起眼的百货大楼内部柜组,发展成为今天拥有办公大楼4500余平米、直营零售卖场3个、乡镇网点门店30多个,资产达四千余万元的宿松县国宁电器销售有限公司。而陈惠也由当初月薪三百元的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年销售规模达5000余万元,并积极交税回馈社会的公司总经理。
公司在他的领导下,坚持“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海尔作风,秉承对用户“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公司分别被青岛海尔集团与合肥海尔工贸评为“全国百强店”、“优秀海尔专卖店”,并先后荣获“经营优秀奖”、“风雨同舟奖”、“最佳形象奖”、“最佳网络经营奖”等称号。同时,还被宿松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授予“重合同、守信用”、“文明经营户”企业。被县送温暖领导小组、县总工会授予“慷慨义捐、奉献爱心”企业。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的全县赈灾募捐活动中,被授予“向四川灾区人民慷慨解囊捐赠企业”等荣誉称号。陈惠不但对创业执着,时刻不忘贡献于国家,服务于社会,反哺于人民,同时,他还具有敬宗爱族的胸怀与情结。这几年,族事活动中,他识大体顾大局,视族事为己事,族事遇疑难,他主动出面协调;有时族上用车,他既出车又当司机,还自理所需费用;当建祠需要资金时,他慷慨解囊前后累计捐款五万余元。陈惠这种成功了不忘“上帝”,心怀感恩和回报社会的表现,以及不忘初心并为实现梦想而拼博奋斗一往无前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弘扬的。陈惠是一个从小有志向,长大有胸怀的大写之人,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我们祝愿他取得更大的成就,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