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分解箱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 糖化血红蛋白偏高要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6日    点击:[25]人次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 糖化血红蛋白偏高要怎么办

一、糖化血红蛋白基本信息

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是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在糖尿病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评价血糖总体控制、发现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指导治疗方案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的指标。

2.若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患者持续存在高血糖,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同时也是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

3.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用于指导调整治疗方案。

4.糖化血红蛋白对判断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有一定的意义。

5.脑血管急症等应激状态下血糖增高,但糖化血红蛋白却不增高。妊娠糖尿病仅测血糖是不够的,要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可避免巨大胎儿、死胎、畸胎、子痫前期更有意义。

二、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

血糖达标的三个标准是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达标。很多糖尿病患者只重视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而忽视了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事实上,如果仅空腹和餐后血糖达标,而没有控制好糖化血红蛋白,就证明血糖控制仍未达标。

临床研究一般以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6.1-7.9为标准,也就是说凡检查的人正常值只要维持在这样的范围之内,就可以定论其正常值标准了。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能反映采血前三个月的年个斤微亿血糖水平,是目前反映血糖控制好坏最有效、最可靠的指标。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7.0%作为治疗达标的标准之一,老年人可略放宽标准(7.0%-7.5%),中青年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可减少20%。

只有空腹血糖控制在3.9--6.1毫摩尔/升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0毫摩尔/升之间,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才能达到理想的控制目标,即不仅要控制基础状态下的空腹高血糖,还要控制负荷状态的餐后高血糖,这两个血糖都控制好了,糖化血红蛋白才能降到理想水平,进而延缓和防止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微柱法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高压液相、免疫凝集、离子捕获法、电泳法等。主要生产厂家包括美国Bio-Rad的SD10、Primus、日本TOSOH的G7、英国DREWSCIENTIFIC、德国SIEMENS公司的DCAVantage,挪威小旋风糖化NycocardReaderII等等。准确率最好的是高压液相法(HPLC),最适于普及的是挪威小旋风糖化NycocardReaderII。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范围及评价标准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范围:4.06.0%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对照表:糖化血红蛋白描述4%--6%正常值<6.0%控制偏低,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6%--7%控制理想(正常值)7%--8%可以接受8%--9%控制不好>9%控制很差,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三、糖化血红蛋白偏高怎么办

您也许听说过这项检测,或者您还接受过这项检查,但是,您可能对它的真正含义并不十分理解。糖化血红蛋白实际上指的是被葡萄糖糖化了的血红蛋白(即血色素),通过测定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可以反映一名糖尿病患者在以往几个月的时间内糖尿病控制状况的好坏。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需要周期性地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呢?糖尿病患者每天所进行的血糖测定仅仅反映了检测当时的血糖变化,而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可以让人看到在过去的2-3个月的时间内患者整体的血糖控制情况。有关专家建议,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经达到标准,并且血糖控制状态较为平稳,每年至少应该接受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而对于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者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即我们常说的血色素。当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血红蛋白发生接触时,两者就会交联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糖化血红蛋白,故有人将糖化血红蛋白又称为糖基化血红蛋白。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就相对较高。人体红细胞的寿命一般来讲有120天(3个月),在人体红细胞死亡之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由此看来,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每120天变化一次。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所反映的是过去2-3个月的时间内平均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以百分率表示。非糖尿病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为4-5.5%.许多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降低至8.1%以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将会大大地降低。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结果是如何帮助患者管理自己的糖尿病呢?假如,您每天仅在早餐前测定血糖水平即空腹血糖水平,发现这个值为130mg/dl,此在正常安全范围内,但是当您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时却发现为11%,这意味着您在过去的2-3个月的时间内,您的平均血糖水平已经接近270mg/dl,这暗示您将来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非常高。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结果提示:尽管早餐前血糖结果尚满意,但是一天其它时间的血糖水平却严重超标,因此需要对您的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做出重新评估,并做出相应调整,此外您还需要较现在更为频繁地测定血糖水平

四、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方法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微柱法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高压液相、免疫凝集、离子捕获法、电泳法等。

离子交换层析分手工和仪器两种。手工微柱操作受到人工因互影响,可能会洗脱不完全或过度洗脱,并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而某些红蛋白如HbF异常增加时,也会与糖化血红蛋白同时洗脱肉而使结果产生偏差。采用微柱法离子交换层析和梯度洗脱胎技术可分离血红蛋白的变异体与亚型,除可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外,还可同时检测出HbS与HbC的存在与否,在计算糖化血红蛋白值时扣除变异体产生和影响,从而使结果更为准确、可靠,CV值小于2%。同时仪器配有专门的稀释溶血器,可直接进行全血操作,5分钟即可报告结果,并储存样品的检测结果,层析柱价格也较为低廉。适合于较多标本的医院检测。更大型的仪器除可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外,还可分离检测血红蛋白的600多种子变异体和亚型,用于地中海贫血等疾病的诊断。

亲和层析是目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新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不受异常血畿蛋白的干扰。英国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日前刚刚获得美国仪器药品管理署(FDA)的认可获准上市,作为目前世界唯一的快速床边糖化血红蛋白仪,它彩硼酸亲和层析法,只需10ul全血即可在4分钟内快速分离检测糖果化血红蛋白,为临床提供即时的化验结果,从而使医生在患者就诊的第一时间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特别适合于临床科室使用,尤其对小儿患者而言更有优势。其检测结果也完全达到并超过临床要求,CV值5%以内。

高压液相方法仪器可全分离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蛋白的变异体和亚型,优点是检测速度快,精度高,CV值小于1%。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金标准。仪器保养简单,价格相对低廉,操纵性能强。在糖化血红蛋白领域具有一定权威性。

免疫凝集法原理是糖化血红蛋白与相应的单抗结合进而发生凝集反应,通过测定吸光度来表示凝集量,可用于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测定。专用的仪器要求对样品成批试验。每次试验均应使用一个新试剂盒,操作前应注意混匀试剂。指出的是免疫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精密度较差,CV值一般大小6%。

离子捕获法亦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其原理是糖化血红蛋白与相应抗体结合后,联以荧光标记物,而在IMX反应孔中的玻璃纤维预先包被了高分子的四胺合物,使纤维表面带正电,使前述的反应复合物吸附在纤维表面,经过一系列的清洗后测定其荧光强度,从而得到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该方法适用于成批糖化血红蛋白标本的检测。

电泳方法如毛细管电泳也能分离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质的变异体,但目前尚无商品化,具有批量样本通过能力的仪器面世,相当程度地限制了该方法的临床应用。金标法的糖化血红蛋白仪,CV值小于5%。综上所述,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程度一项良好的指标,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并据此制定,修正相关治疗方案。各医院可根据自身标本的多少,选择使用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仪器,开展该项目的检测。

赢未来

黑龙江画报杂志

漫动作编辑部

世界家苑官网